微生物群落对油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为例

来源 :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试图从微生物群落特征的角度对新发现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彭阳地区中生界天然气的成因进行探讨,阐明该区天然气成因及与其伴生的内源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采集石油预探井中油层地层水样品,开展与油藏伴生的内源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多样性研究。结果 延长组长8层内源微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具体种属有甲基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海杆菌属、弓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共有基因数目为5448,特有的基因及信息较少,反映出研究区地层相对封闭,没有受外部水源侵入而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发育。结合该区油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区拥有可发生微生物降解所必须的地质条件。创新点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开展内源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多样性分析,明确了微生物降解作用是天然气形成的主因,并改变该区原油特征,同时为内源微生物对油藏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其他文献
人工激发接收的地震数据,在进行基于偏移距分组的叠前深度偏移时,成像点处存在不同方位角或入射角的波场能量混合,造成某些构造成像不清或信噪比低.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将全记录震数据转换到地下局部角度域中,以地下成像点为起始,向地面射线追踪成像.可生成带有方位角信息的倾角道集.通过倾角道集镜像加权,降低倾角道集中散射能量,增强倾角道集内镜像的振幅.改善反射波场混叠现象,叠加后得到高质量成像剖面.这种成
针对致密油气沉积构造、微裂隙识别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超高分辨率高覆盖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设计方案,采用双层八极板结构,电扣直径2mm.利用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仪器测井响应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成像极板分辨率、探测深度、仪器常数和测量信号等特性.研究表明该新型仪器可以识别张开度为2mm的裂隙,探测深度随电流回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仪器常数随地层电阻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无法采用固定的常数K进行电阻率转换;
以中石油在阿姆河盆地东部油气区10余年的勘探实践资料为基础,开展侏罗碳酸盐岩沉积、储层、构造、圈闭及断裂(断层)特征地质特征,分析该区各构造区域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差异性,指导该区域下步精细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查尔侏—坚基兹库尔隆起区在继承古隆起背景上发育台内滩孔隙型、台缘礁孔洞型储层,构造与沉积微相类型共同控制油气藏形成,不同微相类型控制气藏含气范围和气藏储量丰度.除大型堤礁带外,鲕粒
原油高压物性分析(PVT)实验是油田开发的重要基础环节之一.实验得到的体积系数和溶解气油比等特征参数是油藏工程计算和油藏数值模拟不可缺少的资料,是计算地质储量、判断油藏驱动类型、设计开发方案、优化举升方式、设计配套工程设施的基础参数,直接影响油藏工程师对油田储量和产量规模的判断.目前PVT实验流程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具体实验操作上,国内外实验室仍有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地面分离实验设
非常规油气藏储量在世界油气储量的占比越来越高,水力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主要增产措施,而对裂缝的监测一直是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监测方法中,示踪剂监测是近期新兴的裂缝监测方法.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应用于压裂裂缝监测的不同类型示踪剂监测机理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化学示踪剂、同位素示踪剂及微量元素示踪剂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化学示踪剂、同位素示踪剂及微量元素示踪剂
CO2吞吐是一种有效的稠油油藏增产措施.以大港油田某稠油油藏油样为例,采用高温高压PVT实验装置,开展CO2-原油体系的高压物性实验,主要包括溶胀降粘实验、混溶效果实验、萃取效果实验以及界面张力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油藏条件下(16.9MPa,69℃),原油密度为0.9685g/cm3,粘度为1496mPa·s,CO2溶解度可达75.53m3/t,膨胀系数1.20,降粘率在97.47%;(
化学驱后,储层优势窜流通道更加发育,通过压裂注入封堵剂,封堵窜流条带(简称压堵),是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运用干扰试井思想,以压裂井为激动井,周围连通邻井为响应井,对压堵全过程实施井组压力监测,录取激动井和响应井压裂过程压力变化曲线.建立了基于压力干扰信号时滞差异的裂缝半长、主方向评价方法,评价结论与同步实施的井下微地震结果基本一致,为压堵评价堵剂展布范围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实
近年来,试井资料显示二三类油层径向流直线段出直比例在下降,如果不出径向流直线段,获得的地层信息会很少,为了提高试井资料直线段出直率,进行井下关井实验;通过井下作业方式在导锥位置以下、射孔层段顶界以上套管位置预置一套井下关井测试管柱,正常下泵投产,进行测压时,钢丝携带测压仪器串,过环空、在测压工作筒上部10~20m处停20min流压,之后坐入桥塞处:下部压力计进入油管中,测取油管内的压力和温度,上部
页岩储层有别于常规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决定了其储层非均质的复杂性。国内针对页岩储层非均质特征评价工作开展的还相对较少,目前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在详细调研国内外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分别从平面、层内、微观3 个方面对有机质体积分数、成熟度、孔隙度、矿物组分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做出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涪陵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在平面、纵向和微观尺度上非均质性强,石英等脆
目前,川渝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开发基本只针对龙马溪组龙一11小层。随着页岩气主产区部署井网日趋饱和,如何维持及扩大产能建设规模,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开发效益更显重要。研究页岩气双层开发技术,对于提高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动用程度,减少拓展评价寻找接替层位勘探风险,利用现有产建配套设施节约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川南泸州北部地区作为目前勘探开发热点区域,龙马溪组埋深3500~4000m,五峰组~龙马溪组Ⅰ+Ⅱ类优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