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兼及中国的实践

来源 :中国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an0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水资源包括国际河流、湖泊及其大小支流,或者国际河流的入口和出口(通常称为国际流域)以及处于两国或更多国家管辖之内的地下水系统。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应承担的义务,流域各国在自己境内利用跨国水资源或进行其他活动时,有义务通过国际合作或者采取合理的单边措施,保护国际流域水资源,防止对其他流域国造成重大损害。规范跨国水资源保护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包括全球性水条约、区域性和流域水条约、政府间组织的决议和宣言、国际法学术团体的决议和规则等。根据这些文件的规定以及国际社会的实践,流域各国应当采取的保护国际流域水资源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价、交流信息、监测、通知、紧急情况下的援助、控制污染、公众参与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损害。中国在保护相关跨国水资源方面也采取了环境影响评价、交流信息等措施,但是需要加强和改进。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我国相关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有保安处分制度,但在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规中,却零散地夹杂了一定数量具有不同程度保安性质的保安性条款。因此,存在保安处分的法律属性之争。叙述了行政法属性否定论,以及刑法属性的应然定位,但刑法定位存在现实障碍,从而探讨保安处分困窘中的制度选择。
金融危机是现代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体现.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并且具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各经济体之间传递的属性.法律制度在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制止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与法律的不完备性有关.在法律不完备视角下,要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频次和破坏程度,就需要在金融监管者和法庭之间分配金融监管的"剩余执法权".
我国《公司法》第16条第1款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构成要件规定模糊,同时没有规定担保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且对于本条是否属于强制性规范仍存在争议,造成了司法适用困难.本文分别从担保关系视角和公司内部关系视角对闭锁公司和公开公司的越权对外担保效力以及担保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的公司责任进行分析,认为针对闭锁公司,本条为非强制性规范,越权担保的效力视第三人是否为善意,针对公开公司,本条为强制性规范,越权担保绝对无效
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法是一次大检验、大验证.从多方面证明了经济法理论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充分证明了经济法是最能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部门和法学学说,是既能解决经济紧急危机,又能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法.本文结合经济法的“两手论”、“公私结合论”、“纵横统一说(论)”、“社会责任论”、“内部经济关系调整论”和“系统调整论”几个理论,主要探讨经济法在这场金融危
回顾金融法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史,可以发现,金融法和金融监管一直在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之间不断徘徊.这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其实就是没有研究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的一个表现.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需要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消费者保护",形成等边三角形,金融安全、金融效率和消费者保护成为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足",这就是"三足定理".它认为金融安全、金融效率和消费者保护都很重要,金融法的立法,金融
目前,在国际间确立和发展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国际实体法规则体系尚是一个需要作出巨大努力的系统工程,但诸如国际贸易组织(ITO)的《哈瓦那宪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的协议与建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的《关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为法案(草案)》、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国际反垄断法(草案)》等一系列国际反垄断法议案中则提供了采取多样化措施控制国
水行政听证制度是我国水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有关水行政听证的概念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还存在许多法律漏洞。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行政听证法律制度中听证范围、听证主持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听证自由裁量权等问题的探讨,对我国水行政体征法律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
环境执法就是环境行政执法。它是指环境行政主管机关或具有一定环境管理职能的机关及法定授权组织,为了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和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实现环境行政管理职能的活动。本文对执法现状进行概述,提出中国环境执法效能建设的建议:完善我国环境立法;横向集中,纵向分散,理顺我国环境执法体制;重视环境执法程序;加强监督稽查,落实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环境保护政绩
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由来已久,并日益严峻,甚至成为部分城市发展之“最短的那块木板”。化解城市水危机,主要仰仗于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权限,科学地制定地方立法和作出制度安排,通过建立对城市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保持维护和开发创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乃至发展。
海牙宣言认为全球水资源以及提供和支持水资源的相关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来自污染、非可持续性使用、土地使用变换、气候变化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威胁。世界各国在水安全上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可持续利用稀缺的淡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完善水资源的管理制度,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研究课题。水权交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但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尚有差距。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第一例水权交易—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