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方法 对50例老年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术前3d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替代传统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h,禁水4h,术前常规清洁灌肠;对照组术前3d采用传统流质饮食(米汤、粥、菜汤等),术前禁食12h,术前常规清洁灌肠.2组患者术前2d均常规口服肠道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有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方法 对50例老年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术前3d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替代传统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h,禁水4h,术前常规清洁灌肠;对照组术前3d采用传统流质饮食(米汤、粥、菜汤等),术前禁食12h,术前常规清洁灌肠.2组患者术前2d均常规口服肠道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腹泻、功能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及术前第3天、术后第1天血常规(淋巴细胞总数、WBC计数)及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肾功能[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术中肠道清洁度优良率分别为80.0%、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泻、功能性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分别为4.0%、0.0%、0.0%和16.0%、8.0%、8.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淋巴细胞总数、A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WB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第1天ALB、TP、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前第3天淋巴细胞总数、ALT、WBC计数、ALB、TP、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掌握老年直肠癌患者机体的特殊性,术前肠内营养可以降低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有效预防胃肠功能紊乱.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支持预防静脉炎的护理进展。方法 通过检索同方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对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的文献进行综述。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指由胃肠外途径经供给机体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的治疗方法。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常见的并发症是血管受到物理或化学刺激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炎的出现,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于预措施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行肠内营养安全性的作用.方法 对2010-2012年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进行肠内营养进行护理干预,随即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其中常规组21人,干预组25人.两组在APACHEⅡ评分、Glasgow评分、年龄、民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抬高床头30~45°、营养泵匀速输注及肠内营养护理常规进行,干预组则根据患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足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重症患者喂养状况调查表,对128名行肠内营养≥5天的重症患者进行喂养状况及营养喂养因素的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1、重症患者一般状况:年龄,性别,民族,APACHEⅡ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等;2、肠内营养状况:喂养开始时间,肠内营养液种类、剂量,输注途径及速度,既往营养状况,既往饮食习惯;3、喂养状况评价:每日所需喂养量,
目的 评价危重症患者EN支持不同输注方式的效果,以期为提高危重症患者EN支持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确立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oanna Briggs(JBI)、PubMed、Embase、Ovi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由两名研究人员对文献标题和摘要分别进行
目的 食道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使病人获益已渐成共识.但对于食道癌病人来说,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无法满足热卡需求,而联合使用肠外营养支持是否有效尚无定论.本项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明确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术后早期联合使用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以满足全量热卡需求的作用.方法 本项研究纳入了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食道癌切除术的80例病人,并将其随机分为EN组
目的 评价大肠癌患者术后经外周静脉外营养支持(TPN)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86例大肠癌患者术后,经外周静脉TPN病例,平均应用TPN时间9.5天,采用“三合一”方法配制以葡萄糖-脂肪双能源的3L营养液,并在其中按1∶10加入胰岛素.结果 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68例(79.1%)患者在短期内获得或接近于正氨平衡.3例出现术后切口轻度感染,4例发生外周静脉炎.结论 大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经外周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病例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实验组采取下螺旋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功能恢复(可闻及肠鸣音或有排气、排便后)后,均采用复尔凯鼻胃管。造影明确营养管位置后给予EN支持,营养液均采用“能全力”。采取持续滴入的形式,不应用注射器直接推注。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及速度。温度控制在37℃~40℃,温度过高
目的 胃癌患者几乎都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等方面,经过手术后禁食时间比较长,加上手术创伤,致营养不良情况更为严重,不利于肠功能恢复,并易感染或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是维持肠道屏障的有效途径,能给人体提供全部营养和补充肠外营养不足,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60例胃癌
目的 PICC置管可避免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和药物对浅表静脉刺激产生的疼痛,尤其对肠外瘘病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尤为重要.PICC导管留置期间维护需要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规范的护理程序.方法 在院病人每周更换穿刺点贴膜两次,贴膜为10×12cm透明半透膜,同时更换肝素帽,停止输液时用1∶100肝素盐水20ml以脉冲式注入冲洗导管.出院病人每周更换贴膜和
目的 讨论胃肠道手术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措施与取得效果.不断的完善胃肠道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案.实施科学有效的家庭护理措施,使胃肠道手术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与护理,合理营养,增加体重,增加抵抗力,及早获得康复.方法 对2012.8月到2013.12月60例符合条件患者随机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法,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患者出院后留置螺旋鼻肠管,给予能全力、白普力等肠内营养同事逐渐加食物,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