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癌痛机理、寻找有效的缓解癌痛手段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是慢性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lellularsignal-regulmedkinase,ERK)和p38是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MAPK家族的主要成员,它们的激活贡献于多种类型的炎症或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敏化过程。本研究拟采用动物行为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电生理学等多项技术,在雌性Wister大鼠单侧胫骨骨髓腔内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诱导的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研究MAPK信号通路在癌症痛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初步的研究结果有:(1)肿瘤组大鼠在接种后8天左右双侧后爪出现明显的触诱发痛(anodynia),持续至21天,该反应呈"镜像"性;(2)肿瘤大鼠无明显热痛敏现象,接种侧后爪对辐射热刺激的反应阈值虽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X-射线和胫骨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接种第7天,骨质尚无明显破坏,14天,出现轻微的骨质破坏,骨小梁出现缺失;21天,骨质明显破坏,骨膜严重缺损;(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接种后1,3,7和14天,脊髓背角磷酸化p38和ERK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pp38主要与小胶质细胞共存;pERK在脊髓的表达可能出现从小胶质细胞到星形胶质细胞的转移过程。以上结果提示,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骨癌痛的发生和发展,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