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asting Karst Landscapes in China and Canada: Geomorphology of Red Beds, Evaporites and Carbonat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暨崆峒山旅游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pri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异的地貌过程对沉积红层、蒸发岩和碳酸盐的长期作用在中国和加拿大创造了独特的地貌.本文暂不讨论丹霞喀斯特现象的成因与发育,重点关注加拿大的两处碳酸盐喀斯特地貌区,第一个是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落基山脉53°10′N,119°29′W,第二个是在马更些山脉西北边缘61°30′N,124°05′W.两个地方的景观都是喀斯特溶蚀、冰川、流水侵蚀、沉积和气候变化的多期次作用的产物.这些案例地都突出了一个在丹霞地貌中常见的问题景观特征并非是单单由当前气候、水文、化学和地质作用所控制的它们可能是多元成因的、多期次的残留喀斯特,这种喀斯特的成因可以部分归因于与现在塑造景观的自然状况完全不同的自然状况.
其他文献
塔中奥陶系油气藏为层间岩溶储集体控制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准层状凝析气藏,整体富气-局部含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相态特征复杂,气油比变化大.本文通过对塔中Ⅰ号气田气油比变化特征,划分出基本稳定型、上升型、波动型和先升后降型等四种气油比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变化特征的主控因素,储集空间类型、驱动方式、相态变化是影响气油比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根据气油比变化在塔中Ⅰ号气田的应用方
武夷山地区白垩系沙县组(Ks)和其上的崇安组(Kc)均为红色地层,是在同一个白垩纪崇安断陷盆地中沉积的产物.经历新生代期间相同的气候变迁、构造运动以及不同的风化与剥蚀作用等,在内外力的作用下,在地表发育了不同的地貌类型.沙县组地层出露地区,地貌为普通的红色丘陵地貌;崇安组地层出露地区经历了地貌作用—丹霞(地貌)作用,发育了热带和亚热带的典型丹霞地貌.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岩石标本的实验分析,主要讨论丹霞山核心景区单体丹霞地貌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发育的地质环境.研究地最具特色的单体丹霞地貌类型主要有赤壁丹崖、石柱、凹槽和岩穴、崩岩和危岩等.其中,赤壁丹崖是丹霞地貌类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主要分布在丹霞山锦石岩、晒布岩等地.阴元石为竖状洞穴,阳元石为石柱类型的典型代表,分别分布在锦江东西两岸的阴元石和阳元山景区.目前发现崩岩比较集
岩石蠕变可引起岩石峭壁最终崖壁失稳.研究者长期以来试图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确切机制和岩质边坡失稳的分布.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丹霞山和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地貌的岩石蠕变破坏.用于分析两个案例地变形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来自于ERS和ENVISAT传感器.为了研究丹霞山的锦石岩寺附近的与崖壁部分相连的岩块的潜在旋转运动,于2013年9月在后部裂隙处安装了应变仪.同样,在崀山从一个巨石崩落位置收集了岩石样
2012-2014三年间,作者曾先后四次到西藏考察丹霞地貌.第一次是在2012年9月19日,在李颖红、张集兴、黄向青三人陪同下,分别乘汪扎吹批、扎西、扎西普布等师傅驾驶的越野车,由云南德钦县向北进入西藏芒康县,再经左贡、察雅、昌都、八宿、波密、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达孜、拉萨、堆龙德庆、当雄、那曲、比如、索县、班戈、尼玛、改则、革吉、措勤、昂仁、拉孜、萨迦、日喀则、白朗、江孜、康马、亚东、岗巴
自1928年冯景兰提出丹霞层,1939年陈国达正式提出"丹霞地形"至今,丹霞地貌已逐步被国人所知,也走向了世界.在丹霞地貌研究中不免会启用一些新的词语,搜集并尽可能作些解释,以就教于地学界同仁.本文初步讨论干旱区丹霞地貌及半湿润区丹霞地貌的特点.根据陡崖上微地貌特征命名的:泥乳状、窗权状、叠板状、柱廊状(宽体柱廊状晒布岩)、波浪状、陡斜—垂直—褶曲状、泥岩型—膏化型、龟背(龟裂凸色)—节凸—层凸状
说起荒漠化,一般都会联想到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及形成荒漠景观的过程,很少有人会将荒漠化与中国东南部亚热带湿润区相联系.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的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被高度重视,也有人关注过南方红土地区的荒漠化问题,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特殊的荒漠化类型——发育在中国南方湿润区的红层区荒漠化问题.红层地貌:是发育在红层上,以流水为主动力,并在风化、溶蚀、重力等外动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侵蚀地貌。根据岩性和
对于软岩的崩解性和风化的理解已经有了大量的重要的工作,近期的工作更多地是从微观尺度理解不同软岩的微弱的差别.但是大部分工作都缺乏对于粘土矿物的对风化过程影响方面的信息,同时缺乏软岩风化特征与地貌过程之间的联系.野外考察过程通过开挖剖面确定不同采样点的风化剖面特征可以分为四层结构;通过对红层软岩区的软岩标本的自然风化实验,总结了不同红层软岩可按照自然风化特征分为片状风化和块状风化两种类型,在风化过程
本文通过三组实验研究南雄红层软岩的浸水崩解性特征和光照温差等自然风化作用对软岩遇水崩解的影响,以及软岩风化碎屑的影响.通过原岩的浸水实验的观察发现,由于软岩的物质组成的不同而导致崩解特征不同,本文将软岩遇水后的风化特征分为片状崩解和块状崩解两类.软岩在自然风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裂隙,新的裂隙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因此具有片状崩解的软岩经过风化预处理后会导致崩解的碎屑形态不规则.风化预处理可以使软岩崩解性
影响红层软岩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使用压力试验机测试获取了红层软岩的两种力学性质参数;利用偏光显微镜测定了红层软岩的物质组成成分、颗粒粒度结构特征;结合数学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红层软岩物质组成成分、颗粒粒度结构特征分别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其研究分析表明:(1)石英含量的增加会使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上升的趋势;方解石含量的增加则使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下降的趋势;长石、岩屑与云母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