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对蝶腭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及其鉴别诊断进行讨论,并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蝶腭神经痛疗效进行随访.方法 对治疗的蝶腭神经痛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我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蝶腭神经痛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范围19-68岁,平均年龄为35岁.
【机 构】
:
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眼耳鼻喉医院鼻科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 250022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2014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蝶腭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及其鉴别诊断进行讨论,并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蝶腭神经痛疗效进行随访.方法 对治疗的蝶腭神经痛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我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蝶腭神经痛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范围19-68岁,平均年龄为35岁.
其他文献
混合痔术后疼痛与一般外科术后疼痛不同:(1)肛周神经丰富,对各种疼痛刺激敏感;(2)致痛原因复杂;局部炎症、术后换药、排便等反复刺激创面神经末梢,肛周括约肌痉挛等;(3)疼痛持续时间长,混合痔术后创口为开放性伤口,由于反复受排便、换药操作等刺激,一般3-7天内疼痛较重。因此,术后选择安全、有效、持久的镇痛尤为重要。笔者针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原因,经临床反复试验,采用长强穴位注射配合埋线法治疗术后疼痛
肛瘘手术及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患者最畏惧和临床医生最关注的问题。术后镇痛对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创面的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局部注射长效止痛剂以其效果好、作用时间长、无明显副作用特点已逐渐成为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临床应用报道较多。但因亚甲蓝注射后约有0~6h潜伏期,此期间局麻药与亚甲蓝注射后止痛时间不吻合,故可产生局部烧灼样疼痛反应,而且术后烧灼痛尚无安全有效的解决。这成为术
痔是常见病,在我国痔的发病率为46.3%,由于痔术后的疼痛,很多病人谈痔色变,不敢治疗,以致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久治不愈,给病人带来诸多烦恼.本研究通过对混合痔术后切除的横跨齿状线上下的痔体做病理切片,通过神经染色的方法,了解躯体神经(鞘神经)在齿状线附近分布的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其神经分布可能的变异发生率,分布范围等.同时将躯体神经(鞘神经)在齿状线上分布的情况与临床术后疼痛的发生做一
目的 观察C EACAM 16基因野生型及其突变型G169R在体外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以探讨该突变可能的致聋机制.方法 以获赠质粒pRc/CMV-CEACAM 16为模板,构建带C-端Flag标签的目的真核表达质粒pRK5-CEACAM 16-Flag(野生型)及pRK5-G169R-Flag(突变型).将上述构建成功的两种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48小时后分别提取细胞蛋白及上清蛋白,行West
克罗恩病为片状节段性、波及肠壁全层的炎症,可以累及胃肠道的各个部位,病变的形式有:炎症、瘘、狭窄等特点。因目前克罗恩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因而国际上将其列为难治性肛肠疾病之一。而本病形成的线型溃疡的基底可深达肠壁的固有层甚至全层,最终这些穿透性病变的愈合和纤维化造成另一并发症—“狭窄”。此狭窄无弹性,可以引起梗阻并发症,目前西医在治疗上多采用肠段切除或肠造瘘术来解决。若直肠狭窄采用上述方法,不但创
Mutations in TBC1D24 have been linked to 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DOORS syndrome and 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DFNB86.All TBC1D24 mutations reported so far were inherited in the recessive m
目的 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音乐能力发展趋势,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音乐能力评估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本研究共有2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参与,手术年龄为11至68个月,平均35.6个月.另有76例1-24月龄的听力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参与本次研究,平均月龄6.1个月.使用小龄人工耳蜗儿童音乐能力等级量表(Music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CIs: Musicality Rati
目的 观察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是否伴有眩晕症状与听力损失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或门诊治疗并资料完整的的突聋患者76例,其中伴发眩晕者47例,不伴眩晕者29例,均行纯音听阈检查.观察伴或不伴眩晕症状的突聋患者的患耳听力损失情况之间的关系.平均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计算方法为500Hz、1kHz、2kHz听阈均值;低
目的 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就诊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进行相关分析,32例患者确诊为UACS,对其中的20例患儿(实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对其余的1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
目的 研究外界病原微生物对鼻黏膜上皮细胞乙酰化影响.方法 取正常鼻黏膜,利用0.01%蛋白酶XIV消化法分离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和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Poly (I:C)刺激鼻黏膜上皮细胞,利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刺激因素对鼻黏膜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