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在过去十余年,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对生态系统的消耗和破坏逐渐增加,导致生态系统压力不断增加。本文以30m空间网格为基本单元,在粒度和带宽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核密度函数法,对林地、草地、园地、湿地等生态景观类型,定量分析该区域景观生态网络,识别和划定复合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是构成京津冀地区生态网络核心的景观要素,以林地为基质、草地为镶嵌斑块组成了该区域最基本的生态源地。园地景观是半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典型的生物栖息地和暂息地,发挥着边缘效应和过渡作用,孤立的园地斑块起到了“脚踏石”的作用。湿地景观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生态廊道和节点,发挥着重要的连接功能。(2)在典型景观生态网络要素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京津冀复合生态网络。林地和草地是构成该区域生态网络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主体,以河流为主体的线状要素和以园地为暂栖地的“踏脚石”斑块是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孤立要素区集中分布在耕地基质的平原区。人工地表造成的生态隔离和景观破碎化的程度日益加剧。识别该地区的生态网络,通过规划途径保护和恢复核心生境,修复和完善生态廊道,进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是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必然途径。(3)粒度和带宽是核密度估算的两个重要参数,在更小尺度进行研究时需要对粒度和输出精度进行合理的评价方可确定。在对水系、道路等线性要素进行核密度估算时,带宽的选择更加重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此外,本文是基于现状进行生态网络的识别和分析,进一步可通过不同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可以揭示生态网络的演变过程、规律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