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钢板坯恒拉速技术应用与实践

来源 :2012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炼钢系统是离散-连续的过程,整个系统的设备较多且操作变数大,实现常规板坯恒定拉速连续铸钢的关键是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钢水二次精炼、板坯连铸等环节间的钢水物质流、温度变化的能量流、生产节奏的时间流的传递,恒拉速实施过程中要求设备平稳运行、生产工艺科学合理、生产节奏平稳有序等一系列稳定条件,同时还要做到“时时、班班”相同。迁钢炼钢厂在实行板坯恒拉速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以优化各工序生产工艺,加强过程控制能力,科学、稳定、高效的组织生产为手段,恒拉速率已经连续49个月稳定在97%以上,创造了1000万吨连续不漏钢的记录。
其他文献
针对重钢长寿新区3#连铸机同中包不同钢种连浇(以下简称异钢种连浇)进行了水模实验,研究了非稳态条件下中间包剩余钢水量、通钢量等因素,对异钢种连浇时不同钢水之间混合情况的影响,在水模实验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异钢种连浇铸坯成分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的确认来判断衔接坯成分的变化情况,从而达到改进现场操作,减少质量损失,降低钢坯库存,提高合同兑现的目的。
通过对重钢新区铸坯表面缺陷类型、分布与发生频率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带缺陷铸坯的跟踪轧制试验,分析并探讨典型铸坯表面缺陷在轧制过程中的演化行为。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重钢新区在当前轧制工艺条件下的铸坯清理新标准,达到降低工人清理量,实现部分铸坯带缺陷轧制的目标。
提高炼钢连铸坯的热送热装温度和直接热装-轧制的攻关技术,其技术关键在于优化生产计划的组织协调,实现无缺陷高温钢坯的生产工序与热送系统设备的协调配合,采用技术攻关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轧钢热装技术经济效益,节约加热炉能源消耗、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作业率、减少钢坯氧化烧损、节省汽车转运钢坯费用等。
针对板坯表面裂纹和内部裂纹两大类质量缺陷,基于凝固传热仿真、应力应变计算及连铸相关冶金工艺理论分析,并结合浇铸异常事件专家知识库方法,开发了CISDI板坯质量在线诊断分析数学模型及其应用软件CISDI_SQDS ONLINE R2011,其中引入裂纹生成指数来作为质量评级的参考理论指标,并在其计算过程中耦合考虑了与浇铸冶金准则密切相关的质量损失因子和异常事件对应的调节因子,实现了理论解析与专家系统
中间罐液位直接影响到连铸生产过程的顺行和铸坯质量。本文着力于研究和分析方坯连铸生产过程中钢水罐滑动水口,中间罐钢液面,浸入式水口结瘤程度以及拉速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相关数学关系式。基于国内某连铸方坯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计算了在一定拉速和结瘤程度下,中间罐内钢液面的高度,滑动水口的开口度,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钢水罐滑动水口操作控制图,以期能够实现一定的现场指导作用。
特厚板连铸由于断面厚度大,相比于常规板坯,具有拉速低,冷却强度弱,角部温度低,横向温度不均匀,液芯长度长,窄面鼓肚加剧等特点.为方便对特厚板铸坯边角部传热、二次冷却宽度方向的不均匀性及凝固形貌的研究,本文特建立了基于铸坯宽面实际水流密度分布的二维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研究发现特厚板坯的角部温度有比较明显的降低,表面横向温度的不均性更加突出.到扇形段出口,角部温度不到600℃,与表面中心的温差达到近30
异形坯的质量缺陷分表面缺陷、内部缺陷和形状缺陷。表面缺陷主要是钢液在结晶器内凝固成坯壳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表面纵裂、角部纵裂、表面横裂、星形裂纹、表面夹渣、凹坑和气孔。内部缺陷主要与钢水中S、P含量过高、二次冷却水分配不合理、支撑系统没严格对中、铸坯表面温度回升有关,主要有中心裂纹、矫直裂纹、中心偏析、中心疏松和三角区裂纹。形状缺陷主要与内外弧冷却不均匀有关,主要表现为翼缘平行度差。
针对三铰点轻压下水平扇形段的结构特点,本文介绍了该扇形段标定方法,用测试的方法确定了最小的标定力。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找到了一种辊缝补偿的方法,并且用试验测试的方法验证了其合理性。
通过对宣钢1#连铸机矩形坯内部裂纹的成因分析,采取了以设备正常运行为保证、合理的浇钢工艺和冷却制度等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连铸矩形坯中心裂纹的发生率。
通过对中350mm圆坯生产工艺的研究,尤其是对保护浇注、过热度、拉速、二冷配水、结晶器保护渣、电磁搅拌等工艺的研究,在莱钢特钢事业部方圆坯合金钢连铸机上成功开发出Φ350mm圆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