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阶段,并且是基因调节的主要阶段.转录的顺利进行一般都需要转录辅助因子的协助.PC4是介导上游激活子与通用转录机制相互作用的转录辅助因子.它能够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北京100193
【出 处】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阶段,并且是基因调节的主要阶段.转录的顺利进行一般都需要转录辅助因子的协助.PC4是介导上游激活子与通用转录机制相互作用的转录辅助因子.它能够和多种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参与许多基因的调控.PC4是酵母Sub1同源的蛋白,它们能够结合ssDNA,参与转录的起始、延伸、DNA损伤修复以及活性氧的耐受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该蛋白在稻瘟菌中的同源蛋白为MoSub1,为了深入地了解MoSub1在稻瘟菌中调控转录的分子机制,作者着重研究了磷酸化对Mo-Sub1的ss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磷酸化对于酵母Sub1以及人源PC4的DNA结合活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实验室前期也鉴定了MoSub1的几个磷酸化位点,包括S14、S17、S119、S151、S155等.为了研究磷酸化作用如何影响稻瘟病菌中MoSub1与DNA的结合活性,作者将上述5个磷酸化丝氨酸位点突变为谷氨酸,构建了Mo-Sub1 5SE突变体,用来模拟MoSub1的磷酸化状态.同时构建了CKⅡ激酶表达载体,将hCKⅡα催化亚基与MoSub1进行共表达,获得CKⅡ激酶磷酸化的MoSub1p,命名为MoSub1 CKⅡ.首先作者使用各种层析技术(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排阻层析等)对各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并对纯化缓冲液组成(pH、离子强度及添加剂等)和层析策略等进行了优化以获得高纯度有活性的目的蛋白.然后,通过圆二色谱(CD)实验证明了5SE突变对MoSub1的二级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利用等温滴定量热(ITC)实验检测了MoSub1、MoSub1 5SE和MoSub1 CKⅡ与寡聚核苷酸dT20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化学计量比均为2,解离平衡常数Kd均在0.4 μmol/L左右.这表明磷酸化对于MoSub1与ssDNA的结合力没有明显影响,正在开展磷酸化对Mo-Sub1 ssDNA结合的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液泡加工酶(vacuolar processing enzyme,VPE)的功能,通过电子克隆获得新的小麦VPE基因,通过序列比对、进化树分析,命名为TaVPE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存在信号肽序
病原细菌与植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病原细菌为了更好地侵染植物,可通过分泌系统将分泌蛋白输入到寄主组织中,这些分泌蛋白可作为效应分子来与植物中的防卫反应相关分子发生
番茄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之一,国内各地均有种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据报道,我国的春番茄每年因病毒病减产30%以上,夏、秋番茄损失更为严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啤酒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进口大麦的质量直接影响酿造啤酒的等级,进境大麦中携带大量病残体,而不少病菌可通过种子和病菌残体远距离传播。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是嗜热真菌中生长上限温度最高的真菌,广泛存在在自然界中,特别在生物质残体中。为了理解该真菌降解生物质的机制,本研究分别将在
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和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是柑橘属植株上寄生的两种重要检疫性真菌病害.针对两种致病菌,目前国内外已有形态学鉴定和危害的
为探明油菜素内酯(BR)提高水稻(Oryza sativa)抗病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比较分析了0、1×10-6 mol/L BR处理6h的水稻幼苗叶片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发现了5个明显受BR调控
真菌病毒(fungal virus或mycovirus)是一类感染真菌并在其中复制的病毒,在真菌中分布广泛,而且种类丰富.课题组前期分离得到一株形态异常核盘菌菌株SZ-150,该菌株对油菜
双生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单链DNA病毒,至今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种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2014年8月份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新乡市
真菌Beta-1,3-葡聚糖酶(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真菌的众多生长发育过程.尽管目前仅有真菌的一个内切Beta-1,3-葡聚糖酶晶体结构被解析,但它的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