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pH作为调节因素研究了其对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基因在鱼腥藻中表达的影响,确定了转基因鱼腥藻生长和hTNF-α基因表达的最适pH.结果显示,转基因鱼腥藻更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生长;pH对其光合活性有影响;pH8.0-8.5最利于hTNF-α基因表达;
【机 构】
: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出 处】
:
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pH作为调节因素研究了其对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基因在鱼腥藻中表达的影响,确定了转基因鱼腥藻生长和hTNF-α基因表达的最适pH.结果显示,转基因鱼腥藻更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生长;pH对其光合活性有影响;pH8.0-8.5最利于hTNF-α基因表达;
其他文献
胶东昆嵛山杂岩体东南部的文登长山南石英二长岩体内发育有大量闪长质包体,为探讨其源区特征及成因提供了可能.这些闪长质包体大小不一(几cm至几m),长径一般在十~数十cm,有些长径达数m.包体颜色较寄主岩深,粒度细,与寄主岩呈突变关系,无冷凝边和烘烤边.包体在岩体中分布不均匀,约占岩体总面积的10%~20%,多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定向性好,有的包体沿岩浆流动方向被拉长,反映了岩浆侵位时局部呈液态或半固态
南印度洋Kerguelen高原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火成岩省之一,该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现在位于Kerguelen高原北西边缘之下的Kerguelen地幔柱开始于早白垩世并持续到近代的活动有关本文通过分析正在孕育的Kerguelen地幔柱与大印度东部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探讨西藏南部错那地区早白垩世镁铁质岩的岩石成因。
本课题组近20年来对华北克拉通不同时代碱性岩的Sm-Nd同位素作了大量研究,结合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基性-超基性岩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25亿年来华北克拉通碱性岩和基性-超基性岩εNd值的演化经过了一个比较复杂曲折的过程。
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即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的岩浆活动,主要包括碱性岩、基性岩墙群、斜长岩-环斑花岗岩、双峰式火山岩、火成碳酸岩、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高原溢流玄武岩、裂谷玄武岩等.本课题组近20年来通过对华北克拉通碱性岩等拉张性岩浆岩开展大量年代学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华北克拉通拉张性岩浆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段,即古元古代末-中元古代初、新元古代中-晚期(900~600 Ma)和古生代末-新
本文通过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Lebedev等研究指出,海南岛之下存在地幔柱,近垂直的低波速柱体位于海南岛及南海之下,从浅部一直延伸到660公里的不连续面处(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即模型的底界.并指出地幔柱的物质源区可能是大约200Ma之前与华北碰撞后大陆岩石圈俯冲并停滞在过渡带至今.Nolet等进一步研究指出在670km之下仅可见斑点状低速体,暗示堆积在过渡带的少量古老物质可能穿透了660km这一
当火山活动时,炽热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如遇到水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会立即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向上冲击力,造成上覆地层的挠曲、破裂、坍塌等一系列过程,形成大小不等的近似圆形的低平火山口及基浪堆积物,这就是射气岩浆喷发(Phreatomagmatic eruption),在此过程中岩浆和水共同扮演重要的角色.低平火山口的形态均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大小规模差异明显.基浪堆积物中具有大型低角度板状层理、波状层
雷琼及北部湾周边一带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分布区,区内遍布一百多座新生代火山.更新世时,由于太平洋-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中国东南沿海等地发生了大量火山喷发活动并达到高潮,一直延续至全新世,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活动火山区之一,晚更新世时期该地区的火山活动通常伴有射气岩浆喷发.烟墩岭火山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以南约10km处的新圩村,从区域地质上看烟墩岭火山属北部湾拗陷的北部,形成时代为第四
措勤-昂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9°20′~31°00′;东经85°00′~87°30′范围内,行政区划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措勤县和日喀则地区的昂仁县境内,属青藏高原内部山区.本文研究西藏措勤-昂仁地区岩浆活动和铁、铜矿化特征及其成矿控矿系统。
现代大洋底部的热水活动及其成矿作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矿床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发现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深海钻探计划,以"黑烟囱"和"白烟囱"为标志物的海底喷流型矿床正成为全球海底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战略目标.由今及古,在陆内造山带,古海相喷流沉积矿床同样引人关注,VMS型和SEDEX型矿床是铜、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产出类型,它们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成为矿床研究领域内长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古海洋热
雅鲁藏布缝合带仁布地段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构造破坏,被改造为典型的蛇绿混杂带.混杂带北侧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为邻,南侧与三叠纪复理石沉积,即拉孜及康马构造地层地体相接(西藏地质矿产局,1993;夏斌,1993),其间混杂的辉绿岩和玄武岩构造岩块野外产状不清,与蛇绿岩相伴产出.蛇绿岩块的规模变化大,面积为0.002-8 Km2不等.岩石残片之间多为南北向逆冲推覆断层,遭受构造破坏变形强烈,与西邻大竹卡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