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普济方》中所有治疗瘿病方剂的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为瘿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普济方》中收集治疗瘿病的所有方剂共计96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中,对其药物的归经、四气、五味、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进一步利用关联规则及聚类以探讨方剂组方规律。结果:96首方剂中治疗瘿病的药物主要归肝、肾、肺、胃,脾经:四气主要以凉性药、温性药为主;五味以酸、辛、咸为主。并得出2个首选药物(海藻、昆布)和7个常用药(木通、羊靥、海蛤壳、杏仁、肉桂、半夏、松萝),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出1个首选组合(海藻+昆布)和15个常用组合(海藻+杏仁、昆布+海藻、木通+海藻、肉桂+海藻、海藻+松萝、海藻+海蛤壳、半夏+海藻、昆布+杏仁、昆布+木通、昆布+肉桂、昆布+松萝、昆布+海蛤壳、昆布+木通+海藻、昆布+肉桂+海藻、昆布+海藻+松萝、昆布+海藻+海蛤壳),6个新核心组合(射干+木通+羚羊角、射干+木通+牛蒡子、诃子+甘草+薄荷海藻+松萝+海蛤壳、海藻+昆布+龙胆、茯苓+甘草+鸡矢藤)以及3个新方。并且绘制出网络展示图。结论:《普济方》中瘿病的主要病机以气滞痰凝为主,所以理气化痰散结是治疗瘿病的基本法则,辅助以温肾助阳,辨证加入清热利咽、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