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地处广东省的东南部,一直以来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和香港、澳门的回归,其城市的中心地位和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显得日益重要,回顾其城市规划走过的历程评析其成败得失,总结经验并展望其今后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对于稳定和繁荣香港经济以及对华南地区经济的腾飞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广州城市发展历史和广州城市规划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1918年以前封闭式的城市扩张,城市形成的雏形时期;第二(1918-1949年)解放前近开敞式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时期,1918年年广州成立市政公所,大兴土木建设城市那外部交通道路,城市发展沿交通干线向外蔓延,1929-1939年陈济棠割据广州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布点,修建了海珠桥为广州城跨江发展揭开了序幕。第三建国至1993年广州城市做了大大小小16次城市规划方案,“一五”期间编制了7个规划方案,主要以建设生产型城市和旧城改造为指导思想;“二五”期间制定了8-11个方案,重点增加了工业和港口用地;文革期间制定了12-13个规划方案,没有太大的进展;1984年制定了第14个方案,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城市规划模式,使城市的性质开始由“生产性”向“中心性”转变,是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规划方案:接着1991年和1993年又对84年的规划作了调整、修编和深化。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限制以及近年行政区划等多方面的原因,旧版的规划方案和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1991-2010年编制的《广州市总体规划》,强化旧城中心区位的倾向加剧了旧城发展的矛盾,北翼大组团的开发则对流溪河水源、水质的保持带来更大的压力。花都、番禺撤市设区为广州城市的发展扫除了行政界限的障碍,使得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20年来广州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此时城市却面临着种种问题: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受到挑战,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方向的迷失,旧城改造失当,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空间结构散乱,拓展无序,商业布局混乱,缺乏品味。广州市于2000年进行了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山、城、田、海的空间发展格局,城市空间拓展采用“西调、东移、南拓、北优”的发展战略,描绘了一个多中心、多组团、开放式网络结构的城市大都会区的美好发展蓝图。中国加入WTO,十六大的召开等使得国际国内形式有所变化等,广州城市发展如何应对挑战,强化其在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成为当前首要研究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以及近年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格局的变化使得厂州城市发展和规划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深圳、珠海的崛起,香港、澳门的回归,大珠三角概念的提出等等;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综合考虑了城市的竞争力问题,本文提出建设生态城市、信息网络城市等城市发展目标。建立多元一体和平衡发展的中心化数字城市,中心城区以旧城改造为主建立IT产业控制中心,南部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东部布置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工业,拉动城市中心东移,西部作为主要旧城保护区,促进人口和产业的疏散,北部为城市主要生态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