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9根配有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配置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考虑到应用500MPa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可能会导致构件在高应力状态下出现过宽裂缝,提出了配置蒙皮钢筋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配有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同,可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挠度和裂缝宽度,但应对裂缝宽度计算值进行适当修正。同时,
【机 构】
: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天
【出 处】
:
全国第十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9根配有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配置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考虑到应用500MPa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可能会导致构件在高应力状态下出现过宽裂缝,提出了配置蒙皮钢筋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配有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相同,可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挠度和裂缝宽度,但应对裂缝宽度计算值进行适当修正。同时,配置蒙皮钢筋的试验梁裂缝开展细密,能够满足梁在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限值要求。
其他文献
以信息理论的观点为基础,本文对MIMO信道容量进行推导,得到了MIMO系统在输入信号向量为循环对称高斯信号向量且平均分配功率条件下,可以达到比传统SISO通信系统高的多的信道容量的结论.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基于Suzuki分布MIMO信道模型,推导了Suzuki信道模型在MIMO系统中的特征值概率密度函数和基于Suzuki分布MIMO信道模型的容量表达式.
探讨了部分采用MMIC二次集成技术从无线收发、直至相控阵雷达T/R组件单元和无线点对点毫米波收发单元等应用。
WiMAX,即全球微波接入兼容,是WiMAX论坛仿照WiFi在全球市场成功的模式,而在IEEE定义的802.16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定义的。WiMAX是一项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据称该技术能提供覆盖三十英里范围的高速互联网连接。本文介绍了WIMAX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在部分频段上的RF器件的应用。
IEEE802.16e标准中详细定义了服务类型以及系统的QoS架构,但没有规定具体的基于QoS的调度算法。本文通过对IEEE802.16e QoS机制的分析,并结合协议中定义的业务类型的QoS特性和对移动性的支持,提出一种基于IEEE802.16e的调度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该构架的具体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架构能够对不同的业务流提供较好的QoS保障.
介绍了Struts框架的概念、实现MVC的机制以及Hibernate的数据持久化技术,结合一个系统开发实例说明如何使用Hibernate和Struts框架进行Web应用开发。
权限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代码可重用性最高的模块之一,构建强健的权限管理系统,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安全性,提出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Role-Based policies Access Control)模型的权限管理系统,而且在RBAC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增加资源权限的概念,设计了在企业应用系统中用户权限控制的一种具体的简单实现方法。系统采用J2EE架构技术实现权
虚拟装配是虚拟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VRML (Virtual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与Java有效结合,将增强VRML的动画效果和交互能力,对实现机械产品的交互式虚拟装配仿真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了VRML编程接口JSAI (Java ScriptAuthoring Interface)和EAI (External AuthoringInterface)与Java程
提出采用基于J2EE的工作流系统来架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充分发挥J2EE技术的跨平台、可重用、快速开发的优势,并可为平台提供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从组织模型、数据模型和控制模型等方面描述了平台的核心工作流引擎,最后给出了工作流的实现方案。
西安地铁配套用330kV地下变电站是西北地区首座高电压等级地下变电站,设计为全地下三层混凝土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结构主体外围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本地下变电站由于电气工艺的特殊要求,楼板开洞较多,平面不规则,因此设计中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并与采用层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内力对比分析。由于工程主体外围存在围护结构,土侧压力对结构的作用型式发生改变,常规土侧压力
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网络节点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非常巨大,然而,桥梁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拆除等的整个寿命期中始终伴随着风险。本文建立了桥梁风险评估的系统框架,探讨了桥梁工程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控制准则以及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研究了风险损失模型、风险概率模型和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为有效预防风险或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合理确定损坏程度、风险的再评价提供依据和管理措施及减小风险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