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上方谱激电法的野外观测试验结果及分析

来源 :第8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准噶尔盆地BKQ油田,我们实施了一条剖面的频率域激发极化法的资料采集。设计测线穿过两口开发井(一口井出油,另一口井为干井)。野外观测采用变型的偶极-偶极装置。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重整化谱参数相位交错拟合法分离激电谱和电磁谱。试验结果表明,油气藏上方存在明显高于正常地层的激化极化异常,激电谱相位、视极化率和零频电阻率均呈相对高值。试验也观测到视电阻率的静位移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我国甘肃省天祝地区永登Ms5.4(1995)、甘肃民乐~山丹Ms6.1(2003)地震和天祝Ms5.4地震(1996)前,在天祝中法国际合作台站松山台(SNH)和代乾台(TIA)记录的地电场、地磁场变化,结果表明:在前两次地震前,记录到了地电场、电磁场日变化的波形畸变、低频短周期扰动和显著的谱系变化的地震短临信息,并解释了这种地震电磁现象的物理机制。
研究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模型,东部华北地区古大陆克拉通解体,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是当前地球物理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现今华北岩石圈电性结构、物质状态、热状态不仅对于创立中国大陆岩石圈形成、演化理论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对华北油气、矿产、地热资源预测,以及地震灾害预测、预报都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2005年,沿着山西文水县到山东日照,布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采用现代先进的大地电磁测深仪
本文应用二维正演程序对倾斜断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出了倾子资料,完善了视倾子的定义,由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资料直接计算求得视倾子资料特征,经对比得出了利用倾子和视倾子资料识别构造的判断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倾子和视倾子资料对介质电阻率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特别是对断裂反映明显;应用质量较好的四分量观测数据计算出高频段(频率大于1Hz)的视倾子资料,可以用来判断断裂的位置、倾向和规模。并通过对一条野外
本文对井地电磁法油储动态监测的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反演方法作了简介。对在蒸汽驱情况下的储层电性参数与动态参数的关系作了定性分析。在油田的现场观测表明,根据井地电磁法解释的结果与已知油井的生产动态情况(温升情况、产液量变化、沉积相分析、相控建模所得剩余油分布状态)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井地电磁法是注蒸汽热采动态监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物理方法。
免疫系统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生物信息处理系统,能够识别和消除病原体,具有学习、记忆和模式识别能力。它模拟动物免疫系统的识别多样性的机理,是一种新型多目标函数的多峰值搜索算法。本文针对大地电磁的响应函数是地电参数的高度非线性函数,将免疫优化算法引入到大地电磁的反演问题中来,设计出了大地电磁的免疫反演法并进行了程序编程。用所编制的程序对大量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免疫优化反演算法,可提高对非线
文中提出了一种解释瞬变电磁测深数据的新参数。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简单模型下的瞬变电磁法响应,提出传统上作为常量出现在响应表达式中的时间延迟幂指数应该是一个变量,与电磁波在个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系,其值会随着地下介质不同而发生变化,文中给出求取该参数的数学方法,并提出以其导数来判定地下介质的分界面,通过理论模型处理,证明该方法有效。
南方碳酸盐岩地区石油油气勘探前景广阔,继普光油气田取得重大突破后,又在大巴山、米仓山等碳酸盐岩地区多处获得突破,使得南方复杂碳酸盐岩地区油气勘探掀起高潮,但是这些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山高坡陡,地震勘探成像困难,难以满足地质解释的需要。以往大多地区曾经开展过二维大地电磁测深勘探,但其难以补充地震勘探之不足。本文探讨为了能够在如此复杂的碳酸盐岩裸露地区进行有效的油气勘探,
将聚焦反演方法应用到二维大地电磁数据反演中,较明显地解决了地下介质电性突变时常规反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地质体的电性界面,对异常体大小和位置的确定也更准确。通过对理论模型合成数据进行试算,与传统的模型反演结果相比聚焦反演收敛速度要快,能稳定地收敛到真实模型附近,并且分辨率较高,对电性界面特征反映效果更好,表明了二维大地电磁聚焦反演成像方法的正确性。
依据电磁场的弛豫过程,对野外实际观测的感应电动势时间曲线进行背景消除和微分变换,而后对变化后的结果进行深度标定,获得一种新的地电断面图,再对该种断面图进行解释,解决实际地质问题。对某水库坝基岩石溶洞进行勘测中,利用该技术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结果,成功找到了地下34米出直径2米大小的溶洞。
通过尺度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由于台风中存在的有组织的强烈的水平和垂直运动,科氏力的水平分量(通常被忽略)对台风的结构和移动有较明显的影响.在包括了科氏力的水平分量后,引起了台风内部的非对称结构,同时移动方向偏向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