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机 构】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其他文献
对20种北方常见室内观赏植物在冬(2月份)、夏季(8月份)两季吸收甲醛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在冬季和夏季净化甲醛效果有一定差异,所测试的大部分植物夏季吸收甲醛的能力高于冬季,鹅掌柴(Schefflera arboricola)、巢蕨(Neottopteris nidus)、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ata‘Bostoniensis’)、吊竹梅(Zebrina pendul
减少反刍动物甲烷(CH4)排放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不同类型日粮对CH4产生量及其与消化性能关系的影响研究,为控制动物甲烷排放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奶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体外消化法进行了日粮类型对CH4产生量及其与消化性能关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均为40∶60的条件下,粗料为玉米秸秆青贮日粮的CH4产生量、消化单位干物质(DM)的CH4产生量、单位消化能量的CH4产生量比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带来较突出的负面影响,而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技术.本文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主要影响,提出了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需求,并探讨了相关问题,有助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决策.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被誉为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物理和生物固碳成为CO2减排和固定的重要途径.低碳农业是指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其发展目标就是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文明型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产中的低碳措施主要包括:①发展新型能源,推广清洁技术;②优化耕作制
低碳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一种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本文结合广西近年农业的发展,具体分析了广西减排增汇的具体措施如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农村沼气、发展能源农业、农业节能生产、立体种养等技术的减排潜力,以及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实施保护性耕作、调整农作物系统的增汇潜力,提出广西发展低碳农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带来的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我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农业活动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分别占全国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的50.15%和92.47%,由此可见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据陕西省气象局统计1987-2008年年平均气温比1960-1986年年平均气温升高0.7℃,且冬季升温比春秋季节幅度大.通过调查研究,气候变化对陕西农
农业源甲烷排放在人类活动造成的甲烷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甲烷市场化合作计划"的发起是为了识别并开发项目,在填埋场、农业、煤矿和石油天然气等4个领域提升甲烷回收利用水平,推进甲烷减排.中国政府通过开展沼气建设、加强畜禽粪便管理等措施积极减排农业源甲烷排放.农业项目是"甲烷市场化合作计划"的4个核心领域之一,对推动农业甲烷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采暖地区人类建筑节能减排措施,从畜禽舍建筑节能设计、畜禽场供暖方式的选择、畜牧工程中新能源的应用、畜禽场的绿化设计方面分析探讨采暖地区畜牧工程建筑节能与温室减排技术,为低碳化的规模化养殖场设计提供参考.
目前,国内外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它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但同时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发展低碳农业将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低碳农业的思路及建议.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指出,在发展低碳农业的道路上,不要一哄而上的炒概念,挂牌子,要制
本文首先简述了传统秸秆处理方式如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影响、发展生物能源可产生的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阐述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总量、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吉林省玉米秸秆气化及发电技术应用实例表明了吉林省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可行性,为我国农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