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是专性危害红树林桐花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属中国新记录种。泉州是桐花树在西太平洋自然分布的北界,桐花树是泉州湾天然红树林的优势种。近年来泉州湾红树林病害虫逐年趋重,特别是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虫害猖獗,常造成局部桐花树林成片枯死,严重威胁红树林的生存。研究目的:通过编制泉州湾桐花树种群生命表及分析种群数量动态以揭示毛
【机 构】
:
泉州师范学院湿地研究所 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是专性危害红树林桐花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属中国新记录种。泉州是桐花树在西太平洋自然分布的北界,桐花树是泉州湾天然红树林的优势种。近年来泉州湾红树林病害虫逐年趋重,特别是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虫害猖獗,常造成局部桐花树林成片枯死,严重威胁红树林的生存。研究目的:通过编制泉州湾桐花树种群生命表及分析种群数量动态以揭示毛颚小卷蛾种群动态及其关键因子,为科学制订害虫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使之成为水禽迁徙的重要栖息地。本文通过对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面临着的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人为影响等因素的威胁,探讨其原因,提出保护与发展对策。
黄花蒿为菊科艾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效成份青蒿素是当前世界上治疗疟疾疗效最好、抗药性最低、应用前景最好的抗疟药物。通过一年来黄花蒿的种植栽培研究,已掌握了黄花蒿的丰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介绍黄花蒿育苗过程中选地、整地、苗床制作、播种量、苗期管理及移栽种植过程中选地、整地、种植密度、移栽、施肥、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关键技术。
结合国内外RCS混合节点试验研究成果,围绕梁贯通型和柱贯通型两种典型RCS节点形式,对不同RCS混合节点的构造形式及其相应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评述。为适应RCS混合框架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应用,提出一种性能优越、构造简单的柱贯通新RCS混合节点构造形式,该节点有节点区钢板桶和桶内双向加劲腹板组成,既可提供足够的抗剪承载力,且可对核心区混凝土形成有效约束,可实现抗震设计中的强节点要求。
对目前常见的变形缝处剪力墙模板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
通过对1981年营造的福建柏与秃杉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福建柏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高于纯林,分别提高了9.0%、6.1%和22.8%,林分蓄积比纯林低了5.5%;混交林和纯林的植被丰富度、均匀度相差不大,多样性略高于纯林;混交林比纯林更加疏松透气、持水能力较强、肥力较高.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的身心得到调节。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当: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法规,加强执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濒临灭绝的物种加大力度进行重点保护;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违背自然规律,不破坏生物链,否则会导致灾难性毁灭。它关系到全球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
观察细胞质流动速度,可根据叶绿体流动来判断细胞质流动。本实验通过改变黑藻水培液的温度、光照强弱及不同部位的叶片来探究细胞质流动速度。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黑藻细胞质流动速度,有光照比无光照流动快,茎尖部叶片比老叶快,在28℃强光下时,黑藻运动速度最快。
红树林对于当地抗击台风、保护堤岸和区域性候鸟的越冬和近海养殖捕捞业均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洛阳江流域的红树林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面积急剧缩小,该地区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面临令人堪忧的前景。围垦建设、滩涂养殖,垃圾堆放、污水排放,外来物种的引入,造成了红树林大面积的减少。
采用水培法和化学逐步提取法,研究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和叶Cu的累积及其提取形态。结果表明,凤眼莲中Cu的累积模式表现为根>叶,凤眼莲根是Cu主要的吸收和累积部位,具有强的吸收和累积水体环境Cu的能力,并且根和叶对Cu的累积量随培养液中Cu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Cu在凤眼莲组织中的提取态总体表现一致为:盐酸提取态>乙醇提取态>醋酸提取态>水提取态>
泉州湾红树林和盐沼湿地记录了大型底栖动物169种.其中,甲壳动物55种,居优势,占总种数的32.54%;多毛类45种,居第二,占26.63%;软体动物41种,居第三,占24.26%;棘皮动物9种,居第四,占5.33%.常见种有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 tensis)、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可口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