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经过70年披荆斩棘的艰苦奋斗,向现代化强国进发的社会主义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蕴涵着体育事业的腾飞与辉煌,镌刻着依法治体伴随国家法治进程的深刻轨迹。为此,对新中国建立70年来体育法治化的历程进行系统总结,探讨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前进道路,以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法治现代化步伐。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新中国建立后为体育初奠法律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在致力发展生产、加强国防、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高度关注亿万人民的健康问题,将领导和发展体育作为新生政权的重要工作。毛主席多次对体育作出指示,党和政府制定了多个体育方面的文件,指明了新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同时,国家在启动新型法制的创建中,体育也成为有关立法的重要内容。在《共同纲领》提出提倡国民体育和首部宪法对体育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全国实施了以推行劳卫制等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法规,后体育竞赛和运动队伍与人员的有关法规也相继出台,为体育奠定了初步的法治基础,促进了事业发展。因指导思想和治理模式上的失误而使社会发展出现曲折,初建的体育法制基础被文革动乱严重破坏。2.改革开放后体育法治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保障民主加强法制的方针,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各项事业推入轨道,体育法治也迅速地提上日程。1982年宪法为体育确立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专门体育立法的进程逐步加快。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体育无专门法律可依的历史,同年又有全民健身、奥运争光、体育产业规范性文件同时面世,成为国家推进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和体育法规制度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开端。北京奥运会的法治奥运模式,推动了我国体育法治的加快发展。进入建设体育强国新阶段,《全民健身条例》等进一步充实了依法治体的依据。改革开放后我国重要体育立法的发展,正处于依法治国方略逐步确立和人权事业推进发展的阶段。从实施《体育法》以保障公民体育权利为原则,到《全民健身条例》的权利明示入法,充分彰显了体育作为积极权利获得国家保障的法治特征。3.新时代体育法治愈益纳入法治全局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现代治理和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中,体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全局的连接联动更为紧密,体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制度规范之中。国务院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连续出台从整体促进到具体方面的系列法规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确立了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定位。在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全民健身成为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系列规范,凸显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体育发展得到更多国家法律的支撑和规范。已颁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着多处体育规定,多次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在增多着体育的内容,《体育法》的修改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有望加快完成而为体育发展筑起更加全面的法律根基。研究结论:新中国建立70年来,随动于国家的法治进程,我国体育法治从无到有,逐步加强。从国家在根本大法进行提倡,到国家进行专门立法对体育权利进行保障,再到愈益广泛地将体育纳入国家的法治全局,反映了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历史进步,彰显出我国体育发展法治地位的不断提升。《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将依法治体作为重要的方针原则,引领和保障着体育强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