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粉末系统之微结构对θ-到α-相转换温度之影响

来源 :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一平均晶径15.2 nm的θ-氧化铝粉末,藉由(1)原取得(as received)粉末,(2)利用机械搅拌调制均匀分散粉料,(3)将均匀分散粉料制成高密度坯体(单轴压,500 MPa)三种方式,改变其粒体间的距离及其均质度,了解氧化铝粉末之θ-到α-相转换温度的下降现象.研究系藉由DTA曲线,配合等温试验,藉晶粒成长速率式计算θ-晶粒成长活化能,来进行三系统的相变观察.结果显示:提高均质程度,及缩短晶粒间的距离,均有助于相变发生温度的下降及时间的缩短,而θ-晶粒所需之成长活化能也减少.后者经计算,经均质化并拉近粒体间距离可致该活化能减半;由原需之300 kJ/mol降至150 kJ/mol.
其他文献
利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FCCU再生器树枝状分布器的支管与分支管结合区域流场进行了模拟,考察该处流场对催化剂颗粒的卷吸特性,进而分析分布器发生磨损的原因.计算结果表明部分分支管入口处流场存在着比较大的偏流,在迎风侧形成低压区,背风侧形成回流区.由于低压区的范围覆盖了分支管前端喷嘴,导致喷嘴的实际压降低于设计压降,气流处于不稳定的流动状态,有可能卷吸喷嘴外的催化剂颗粒进入分支管内.这些催化剂颗
为深入研究旋风器内部固相颗粒浓度的分布规律,采用旋风器流型分布理论、临界粒径分离理论与固相颗粒粒径分布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在气固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定点固相颗粒浓度的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分析了旋风器内颗粒浓度的径向分布、切向分布以及进口速度对浓度分布的影响.为优化旋风器结构、提高旋风器性能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在小型流化床燃烧实验台上对山西阳泉煤进行燃烧特性实验,旨在研究阳泉煤颗粒在不同流化床温度下的破碎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破碎度朝床温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颗粒的碰撞次数对破碎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采用内径为56 mm的玻璃流化床,考察了声场对平均粒径分别为5~10 nm((3#)的SiO2超细颗粒流化行为的影响.无声场时,1#和2#颗粒可在较高的气速下形成稳定聚团,单位质量颗粒团间作用力与原生颗粒相比显著下降,因而可实现稳定的聚团流化,3#颗粒因颗粒间粘性力较大,无法实现稳定流化.40~60 Hz的声场对3种超细颗粒的流化行为均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此频率范围之外,声场的作用不明显.提高
本研究监测新竹地区不同区域的奈米微粒粒径分布及数目浓度之变化,分别针对光复国宅(住宅区)、食品路及西大路口(道路)、湖口工业区(工业区)及宝山水库(水源集水区)等区域进行奈米微粒背景值之量测.在粒径分布方面,<100 nm以下之微粒以食品路及西大路口之浓度最高,其次为湖口工业区,各占当日总浓度90%以上.而光复国宅及宝山水库则分别占有80%以上及60%以上之比例.其中<15 nm以下之微粒分别为食
本研究以MOUDI与Nano-MOUDI组合系统采集并分径大气奈米微粒,于设计流量下可分为10~18,18~32,32~56,56~100 nm等范围,收集后微粒以超微量秤重技术及IC分析其重量浓度及离子组成.现场采样于92/12~93/3间进行,在潮州测站共取得8组样品.结果显示,潮州地区奈米微粒重量浓度为1.29~4.62 μg/m3,Nano-PM/PM1、Nano-PM/PM2.5,Nan
工作波长为532 nm的机载大气环境探测激光雷达AEDAR(Atmospheric Environment Detecting Airborne Lidar)装载在CMS-3807飞机上,于2005年11月7日至11日期间在青岛地区及周边海域上空进行了飞行探测.此次实验的目的有两个:验证我国用于大气环境探测的激光雷达技术已经具备从地基向空基乃至天基发展的条件;获得青岛地区及周边海域边界层结构及大气
本研究以电浆电弧为加热源蒸发钨靶材,并藉由气凝合成机制,外加一套吹气装置制备氧化钨奈米棒,分别探讨腔体压力与奈米棒平均直径及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W5O14奈米棒的平均直径和产率都随着腔体压力而增加.当腔体压力从200增加至760 torr时,粉末的产率会由0.383增加至0.729 g/h,而其平均直径也从13.2增加到28.4 nm.此外藉由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可得知氧化钨奈米棒是为单晶
目前超高电容器使用金属氧化物电极者,主要以RuO2,IrO2最常使用,但此类贵金属氧化物价钱昂贵,较不符合成本效应.因此必须从过渡金属元素中找寻具氧化价数多且自然界容易取得、价钱低廉之材料,例如:氧化锰材料.本研究以气相凝结法制作奈米氧化锰粉体,利用制程参数控制粒径大小、形状与相组成,并以穿透式电子显微镜、X光绕射分析、示差扫瞄热量测定仪与同步辐射临场(in situ)X光绕射分析技术,进行相关特
本研究利用双W/O型乳化液膜系统合成CdS及ZnS奈米微粒,并以W/O/W型乳化液膜系统合成合金型CdxZn(1-x)S、混合型CdSZnSmixture与核壳型CdScoreZnSshell(或ZnScoreCdSshell)的奈米复合微粒.XRD分析结果显示CdS会随着界面活性剂Span 80浓度增加而使晶型从立方体转变成六方体,而ZnS则没有晶型转变的现象发生.UV/VIS分析光学性质显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