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红层地貌成因研究--以天山南麓却勒塔格山为例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暨崆峒山旅游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实地调查和观测,应运GIS空间分析技术,地质构造、红层岩性、地形高程、山势起伏度及地质地形剖面线方法,对天山南麓却勒塔格山的地貌成因、特征与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却勒塔格山是由新生界湖泊与河流相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组成,后经新构造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隆升作用,产生强烈的表层褶皱,伴随褶皱产生了一系列的平行背斜轴的逆冲断层和斜切背斜轴的剪切断层,形成许多束状岩层倾角从缓倾斜到近于直立的背斜和向斜构成的褶皱红层山地,山势险峻并且呈E-W走向,红层山地支离破碎,反映了天山南麓地区处于构造活跃时期,地貌发育属壮年期的中期阶段。而地形高程剖面线反映了山地的起伏度和层状地貌特征,揭示了第四纪更新世中期以来,山地受塔里木盆地极端干旱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偏小,水源匮乏,呈现出干旱荒漠环境。天山南麓却勒塔格红层山地又经历了强烈的干燥剥蚀和风蚀作用,以及暴雨冲刷、季节性洪水切割、岩性差异性风化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下,红层最终形成了干旱区独有的规模宏大、层理清晰的风蚀峰林、岩柱、蘑菇与峰丛、峡谷与陡崖峭壁,以及形态各异的红层峡谷构造地貌、沟壑纵横的劣地雅丹地貌、河谷与重力崩塌地貌、盐丘地貌等干旱地貌类型,反映了干旱区红层地貌演化过程。
其他文献
自1928年冯景兰提出丹霞层,1939年陈国达正式提出"丹霞地形"至今,丹霞地貌已逐步被国人所知,也走向了世界.在丹霞地貌研究中不免会启用一些新的词语,搜集并尽可能作些解释,以就教于地学界同仁.本文初步讨论干旱区丹霞地貌及半湿润区丹霞地貌的特点.根据陡崖上微地貌特征命名的:泥乳状、窗权状、叠板状、柱廊状(宽体柱廊状晒布岩)、波浪状、陡斜—垂直—褶曲状、泥岩型—膏化型、龟背(龟裂凸色)—节凸—层凸状
说起荒漠化,一般都会联想到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及形成荒漠景观的过程,很少有人会将荒漠化与中国东南部亚热带湿润区相联系.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的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被高度重视,也有人关注过南方红土地区的荒漠化问题,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特殊的荒漠化类型——发育在中国南方湿润区的红层区荒漠化问题.红层地貌:是发育在红层上,以流水为主动力,并在风化、溶蚀、重力等外动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侵蚀地貌。根据岩性和
对于软岩的崩解性和风化的理解已经有了大量的重要的工作,近期的工作更多地是从微观尺度理解不同软岩的微弱的差别.但是大部分工作都缺乏对于粘土矿物的对风化过程影响方面的信息,同时缺乏软岩风化特征与地貌过程之间的联系.野外考察过程通过开挖剖面确定不同采样点的风化剖面特征可以分为四层结构;通过对红层软岩区的软岩标本的自然风化实验,总结了不同红层软岩可按照自然风化特征分为片状风化和块状风化两种类型,在风化过程
本文通过三组实验研究南雄红层软岩的浸水崩解性特征和光照温差等自然风化作用对软岩遇水崩解的影响,以及软岩风化碎屑的影响.通过原岩的浸水实验的观察发现,由于软岩的物质组成的不同而导致崩解特征不同,本文将软岩遇水后的风化特征分为片状崩解和块状崩解两类.软岩在自然风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裂隙,新的裂隙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因此具有片状崩解的软岩经过风化预处理后会导致崩解的碎屑形态不规则.风化预处理可以使软岩崩解性
影响红层软岩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使用压力试验机测试获取了红层软岩的两种力学性质参数;利用偏光显微镜测定了红层软岩的物质组成成分、颗粒粒度结构特征;结合数学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红层软岩物质组成成分、颗粒粒度结构特征分别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其研究分析表明:(1)石英含量的增加会使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上升的趋势;方解石含量的增加则使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呈下降的趋势;长石、岩屑与云母的含
差异的地貌过程对沉积红层、蒸发岩和碳酸盐的长期作用在中国和加拿大创造了独特的地貌.本文暂不讨论丹霞喀斯特现象的成因与发育,重点关注加拿大的两处碳酸盐喀斯特地貌区,第一个是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落基山脉53°10′N,119°29′W,第二个是在马更些山脉西北边缘61°30′N,124°05′W.两个地方的景观都是喀斯特溶蚀、冰川、流水侵蚀、沉积和气候变化的多期次作用的产物.这些案例地都突出了一
旅游景区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实质就是针对景区当前已经出现和预计将要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探寻最佳解决方案.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设计等4个工作阶段之间存在明确的界点,分别是从全局到局部的转换点、从外因到内因的转换点、从群体到个体的转换点.每一个界点既是前一个工作阶段的终结点,也是后一个工作阶段的起始点.本文主张规划工作与设计工作之间应当有明确的分界点,总体规划、控制性详
地质公园具有保护地质遗迹和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旅游解说系统则有利于这一功能的发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实证研究区域,对旅游解说系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自驾车游客对讲解服务、观光车服务满意度较高,对景区宣传出版物满意度最低.从自驾车游客需求来看,电子解说系统、景区解说牌、景区指引牌和游客接待中心为必须,地质地貌保护知识和地方民俗有助于提高体验质量.根据
公元4-5世纪是我国山水文化,尤其是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初创时期.丹霞山水景观作为山水景观的重要类型,在这个中国文化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成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重要题材.本文从六朝的一些重要山水诗人和山水画家,从顾恺之,谢灵运到江淹的作品中,分析丹霞山水对于我国山水文化形成的影响.本文从三个层次,一是具有以红色为主的暖色调的岩石;其次就是这些岩石及其组合而成的丹霞山地地貌形态:再就是丹霞山地的生态环境入手
近30年来,丹霞地貌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丹霞地貌景观研究从自然景观研究延伸到人文景观研究,研究者们将目光聚焦到人文景观与丹霞地貌的配置关系上,探究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景观、宗教景观)与丹霞地貌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笔者在对南方丹霞地貌与人文景观的考察中,发现悬棺葬俗的分布、古百越民族的分布、道教的产生与传播区域与南方丹霞地貌的分布区域存在惊人的重合.进一步研究,可以找到古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