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石墨烯/Pt@Ru增敏的SiO2@N-GQDs标记适配体用于凝血酶的检测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二氧化硅(SiO2)与氮掺杂石墨烯(N-GQDs)(SiO2@N-GQDs)的复合材料标记适配体来增强发光强度,成功构建了基于适配体置换的固态电化学发光(ECL)适体传感器,用于高度灵敏地检测凝血酶。
其他文献
一种新型的应用于葡萄糖灵敏检测的MoS2-NiCo2O4 纳米复合材料被成功合成。作为半导体的MoS2与具有高导电性的NiCo2O4 耦合,可明显改善导电性和稳定性,确保了低电阻电子传输路径,并极大激发作为催化活性中心的NiCo2O4 纳米片的电催化活性。
碳纳米材料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已经在储能和环境、生物、医药、食品以及生物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展现出优异的性能。碳纳米材料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强的导电性等特点,使得它们也广泛用于生物和食品等传感器的制备。然而由于碳纳米材料在水中较差的分散性,限制了它们进一步的应用。
表面增强光光谱学,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过去20年中得到了很大发展1,2.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表面增强光谱学——表面增强电化学发光(SEECL),并将其用以解决疾病、环境及食品安全检测等问题.首先,我们针对癌症及肿瘤的高死亡率,以SEECL原理为基础,癌症标记物为考察对象,构建高灵敏稳定特异性识别蛋白质的ECL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的分析和检测,对获取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和生物信息、了解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生物分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其性质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选用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氧化还原活性的钒取代杂多酸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的PDDA 功能化Fe3O4 纳米粒子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复合薄膜(PMo9V3/PDDA-Fe3O4)6 修饰电极。
在缓慢饱和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动力学环境下,锂枝晶的生长将受到电解液中锂离子浓度的影响。实验表明,硫锂电池中负极锂金属,容量衰减较大,电解液中的锂离子浓度达到过饱和,在一定的循环周期后,产生锂金属枝晶的生长条件。一种新的类硫锂电池,如碳化硅薄膜锂电池,其随着循环周期增加容量增加,锂离子浓度处于欠饱和或饱和状态,锂离子转化为锂原子进而结晶为锂枝晶的条件不存在。就此两种情况对其分类,一是快饱和情况下,锂离
电化学发光是通过电化学方法激发的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和常规的化学发光相比,电化学发光由于有电化学方法的参与,使之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如可以通过调节电化学电位和电流等调节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将反应液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电化学激发,有利于提高信号的重现性;可以通过使用电化学信号放大方法,显著提高电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等。
禽白血病病毒(ALVs)是以主要引起禽各种造血细胞肿瘤性增生为特征的一类反转录病毒,为了防止禽白血病的爆发,开展对J 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s-J)的高灵敏检测非常重要。目前检测ALVs-J 的方法多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等缺点。
本研究中,构建了一种基于海藻酸钠-聚赖氨酸包裹的血红蛋白微囊(AP@Hb)和金纳米粒子(AuNPs),用于快速检测1-吡啶酸(1-PBA)的较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生物传感器.AP@Hb微囊通过碳酸钙模板法制备而得,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其形态和尺寸.
设计制备了基于GR/CdS:Mn 修饰ITO 导电玻璃的光阳极,用于对谷胱甘肽的光电化学传感检测.GR/CdS:Mn 复合物是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的,掺杂的Mn 改善了CdS 量子点的能级结构且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吸收,GR 则提高了电子从半导体到ITO 导电玻璃的转移效率,使光生载流子能够有效分离,极大抑制了二者的复合.如图1 所示,CdS 受到可见光刺激后在价带产生光生电子,在导带产生光生空穴
最近,科研工作者在研究石墨烯的基础上,发现了新型准零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与其它半导体量子点和金属量子点类似,GQDs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同时,GQDs还具有更好的水溶性、低毒性、环境友好性及良好的生物亲和性等特点,已在电化学传感领引起了广泛重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