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患者肠道菌群生态结构及其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科医师大会、第四届中美临床微生物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ong52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缺乏有效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数量居高不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终治疗依赖于肝移植术。近年来,肝移植手术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肝移植手术1年生存率在80%以上,5年生存率大于70%,移植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肝移植后的各种并发症阻碍了受体存活率及移植肝存活率的进一步提高。肝移植后的各种并发症包括急、慢性排异、胆道并发症、血管并发症、乙肝或丙肝复发、肿瘤复发、早期的细菌感染(术后1-2个月内)、中期(术后30-180天)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对骨髓抑制、高血糖、高血脂、骨质疏松症等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最终会导致慢性移植肝功能丧失(CGD)。显然,导致CGD的原因有很多,甚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CGD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清楚。 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肠道主要菌群的生态结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标法检测肠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 SIgA)及肿瘤坏死因子,IL-6等与内毒素相关的免疫指标,研究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肠道微生态变化与肠道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的关系。
其他文献
放大内镜由于具有变焦放大的功能,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清晰显示胃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微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变化,结合黏膜色素染色,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经过凶险,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作用应用善得定抢救SAP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报告其临床资料及方法.
五年来作者在放射介入科共同开展了中晚期肝癌肝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报告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
消化道息肉是常见病,成人发病率约为5%~90%,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息肉能在内镜下摘除,从而取得病理诊断,并获得彻底治疗.高频电凝结合微波切除消化道息肉,利用现波止
目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浅表型早期大肠上皮内瘤变(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病例资料:自2002年12月至今我科住院或门诊病例共30例共计3
我们应用超声微探头对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分别行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和引流术途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的胆胰管内超声检测(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2006年4月,美国“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刊出的由8名资深专家拟定的《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流程》(以下称流程),其中明确提出,建议将ALT正常值上限设立为男性30IU/
Human gut flora is a complex microbial ecosystem that plays a major role in human health.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the gut microflora exists in a state of equil
惰性淋巴瘤由传统化疗或放疗为基础治疗以及观察等待的治疗理念,以转变为将每一种淋巴瘤类型确定为独立疾病,通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确定细胞来源,兼顾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特点,结合临
高剂量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于复发/难治惰性NHL和化疗敏感、复发侵袭性NHL的解救治疗治疗。作为晚期惰性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