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灵注射液辨证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2006年江苏省博士生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原则,选择住院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抗原阳性,年龄在3个月至3岁的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病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和口服中成药,对照组用利巴韦林射注液静脉滴注和口服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疗程均为10天.结果:试验组46例的痊愈显效率为91.3%,对照组47例为痊愈显效率74.4%,两组痊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试验组治疗本病在退热、止咳平喘、病毒学转阴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甲状腺隐匿癌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甲状腺隐匿癌63例,对肿块特点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资料显示甲状腺隐匿癌与增生结节或良性肿瘤共存,增生结节或良性肿瘤发生后可以部分癌变,癌变可以从微小的局部发展至很大的肿块。超声提示甲状腺恶性肿块27例均为实质性回声伴钙化点,硬度偏硬,提示错误的11例内部等回声或低回声分布均匀和25例囊实混合回声硬度一
目的:运用超声影像观察和评价帕金森(PD)模型小鼠的脑组织声像图,为PD模型的研究提供新的简便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建立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C57BL小鼠双侧PD的亚急性和慢性模型鼠各6只,采用自身对照分析应用超声影像观察注射药物前后不同时期小鼠脑基底核区二维显像,通过系列神经行为学方法验证模型成功,并与病理组织切片对照分析。结果:12只小鼠注药前均可清晰显示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TIC)分析软件对造影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增强度、峰值强度各定量参数.同时测得术后肿瘤病理组织的MVD,分析其与造影各定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24例壶腹周围癌动脉相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以低增强为主.病灶始增时间平均为(12.6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确诊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分别进行传统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回声特征、是否有微钙化灶、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的形态、分布。随后经静脉超声造影,在低机械指数状态下双幅实时观察乳腺癌患者肿瘤内的造影剂灌注特征,结果与钼靶X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术后,超声二维检查显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对脂肪肝内低回声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143个脂肪肝内低回声病变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脂肪肝内低回声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常规超声曲线下面积0.800±0.050,超声造影曲线下面积1.000±0.000,2种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常规超声鉴别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8%、78%、72.7%;超声造影鉴别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目的:分析各类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产前超声特征,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VSD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新生儿VSD的产前超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新生儿随访,比较产前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各类VSD产前声像学特点,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VSD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结果:本组VSD共91例,膜周部VSD 71例,肌部VSD 12例,双动脉瓣
目的:研究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肿瘤微循环的可行性。方法:26只皮下VX2肿瘤荷瘤兔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及假照组.超声微泡组经耳缘静脉推注微泡联合超声辐照肿瘤,单纯超声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微泡,假照组超声假照.各组治疗前、治疗后0、30和60 min时间点对肿瘤进行超声造影,分析各时间点造影灌注峰值灰阶变化.结果:超声微泡组肿瘤造影灰阶值(级)从治疗前的(67.8±13.3)级降至(29.7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测量90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的VP;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患者VP均较正常减小,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VP进行性减小(P<0.01); VP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68,P<0.01).结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随冠状动脉狭
目的:介绍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临床研究和治疗机理等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文献报道做一综述。结果:针灸可以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等方面对机体进行调整。结论:针灸对排卵障碍性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配合现代辅助生孕技术的安全有效手段。
本文论述了作者所开展的“针刺对药物流产的影响”临床研究工作的历程,探讨针药结合的思路。从没有考虑药物作用规律所带来的“失败的预试验”入手,结合失败原因,探索考虑药物血浆高峰水平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并充分发挥药物和针刺各自优势取得针药结合的成功。结果表明:针药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通过针药的有机结合,达到作用互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叠加的目的;针药结合研究选择的药物必须靶点明确,药理机制清晰;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