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2019年世锦赛备战周期是奥运备战周期中的强化训练周期,也是夺取奥运会入场券的关键周期。国家赛艇队男子公开级项目双人双桨运动员在世锦赛获得中国赛艇历史上的第一个男子公开级世界冠军,同时,男子四人双桨获得世锦赛第6名,也取得奥运资格。赛艇运动项目中的力量训练只占中总训练量的10%-13%,而专项训练占总训练的80%以上,是训练的主体,故探究备战2019年赛艇世锦赛国家赛艇队男子双人双桨冠军、四人双桨第六名运动员的专项训练负荷及身体机能状态变化特征,以期为今后大周期训练负荷安排提供数据和模型支持,推进我国赛艇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时跟踪记录国家赛艇队男子双桨组运动员2019年世锦赛备战周期训练负荷。跟踪运动员共6人,运动等级均为国际健将,平均年龄为28.2±3.2岁,身高为193.2±1.72cm,体重为94.7±3.9kg。记录内容包括训练课次、训练时间、训练方式(手段)、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训练负荷强度依据我国国家赛艇队训练强度划分,分为U3、U2、U1、AT、TPT、AN,又将U3、U2定义为低强度,U1、AT定义为中等强度,TPT、AN定义为高强度;定期对运动员进行血液生化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血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以及2km专项能力测试评定运动员的恢复及机能状态。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法,总结出国家赛艇队男子双桨运动员专项训练负荷特点。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采用Shapiro—Wilk检验数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Mauchly’sTestofSphericity检验数据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相等假设,采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结果:1.国家男子双桨组运动员备战2019年世锦赛周期完成专项训练距离6408.4km,平均145.7km/w,训练时间为609.5h,平均13.9h/w。其中,完成水上训练负荷量为4821.2km,测功仪训练负荷量为1587.3km。一般准备期、专项准备期、世界杯阶段和世锦赛阶段的专项训练负荷量分别为807km、2383.9km、2198.5km、1021km。其中,水上训练负荷量分别为662km、1589.2km、1759km和813km,测功仪训练负荷量分别为145km、794.8km、439.5km和208km;2.国家男子双桨组运动员备战2019年世锦赛周期专项训练负荷中,低强度训练占86.93%,中等强度训练占8.34%,高强度训练占4.62%。一般准备期、专项准备期、世界杯阶段和世锦赛阶段的低强度训练比例分别为88.17%、82.75%、89.23%和90.79%,中等强度训练分别为7.19%、12.61%、5.78%和4.75%,高强度训练分别为4.65%、4.64%、4.67%和4.46%。3.国家男子双桨组运动员全年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BUN值在准备期低于竞赛期,同时常在积累周后出现上升,又在周负荷量明显减少后显著下降(P<0.05);CK值仅在准备期的第4周和第5周显著低于其他训练周(P<0.05),在世界杯和世锦赛阶段都无显著性差异;Hb常在在积累周出现下降,经过几周适应后上升,又在减量周大强度负荷刺激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4)国家男子双桨运动员共进行4次2km赛艇测功仪最大能力测试,与第1次成绩相比,第2次和第3次成绩显著性提高(P<0.01),而第2次成绩与第3次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国家赛艇男子双桨组备战2019年世界赛艇锦标赛训练周期专项训练负荷高于以往备战时期,但仍低于世界水平。全年85%以上为低强度训练,负荷强度分布呈现金字塔模式。2.随着赛季的深入,从准备期进入竞赛期,国家赛艇男子双桨组的周负荷逐渐增加,低强度有氧训练仍然占据整个专项训练的主体,中等强度比例下降,高强度训练在训练负荷量增加情况下,训练比例保持不变。3.科学监控运动员生理机能状态是实现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保障。BUN值常在积累训练周后显著上升,减量训练周后下降,而CK值与Hb值有一定延迟效应。4.国家赛艇队男子双桨组运动员在专项能力已接近世界优秀水平,具备良好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