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湖流域总面积为36895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水温15-17℃,多年平均降水雨量1180毫米.太湖流域河道总长度12万公里,河道密度3.3公里/平方公里,河网交错,西部径流汇入太湖后,主要经太湖调蓄后从东部流出,流域河网以太湖为中心,形成统一的河网湖泊系统.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城市化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一个由特大、吕、中、小城市、建制镇等级齐全的城镇体系.截止19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流域总面积为36895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水温15-17℃,多年平均降水雨量1180毫米.太湖流域河道总长度12万公里,河道密度3.3公里/平方公里,河网交错,西部径流汇入太湖后,主要经太湖调蓄后从东部流出,流域河网以太湖为中心,形成统一的河网湖泊系统.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城市化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一个由特大、吕、中、小城市、建制镇等级齐全的城镇体系.截止1999年末,流域内共有人口362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8﹪.2000年流域国内生产总值全占国的11﹪,财政收入占全国16﹪,人均GDP3300美元,为全国平均的3.8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2000-2002年环太湖出入湖河流水量、水质分析和污染负荷量计算结果分析,结合太湖水质变化和太湖水量平衡、污染负荷量平衡分析表明,自2000年后环太湖出入湖河流的水质污染恶化趋势总体得到遏制,湖州、苏州地区环太湖河流水质总体得到改善,河流水质污染严重的无锡地区环太湖河流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一定控制,但常州地区的河流水质浓度仍呈升高趋势.太湖水质在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中有所好转,水质恶化趋势已经
通过对东茭嘴疏浚有关问题的探讨,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研究、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引江济太调水实践证明,通过望虞河调引长江清水入太湖,对改善太湖和河网水体水质,抑制太湖蓝藻爆发,增加流域供水量,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在西岸支流污染严重、望虞河水质总体达不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的现状条件下,为保证入湖水质和充分发挥望虞河的作用,应按照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控制污染源及西岸支流入望虞河污染物总量.本文还从恢复太湖和河网健康水生态的角度,结合水功能区水质管理和排污总量控制
水资源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计算上海市水资源质和量的基础上,充分论述了上海市水资源特性、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为上海市的水资源规划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根据流域发展特点和现代进程的要求,提出流域供水保证、洪水管理和水网整治为太湖流域目前三项重要水利问题.经过分析,提出以三河一湖为供水水源,以管道为分区供水网络的供水保证体系.提出进行有序调度、资源利用、改善环境和维护河道作为洪水管理的内容.提出水网整治的重要性和整治措施.全文着眼于区域和水利现代化,着手于流域内较迫切的三个问题,提出对策,供流域管理参政.
通过对太湖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构造一个绿色、生态、景观型的太湖流域,促进太湖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太湖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成果显示,全流域多年平均年水资源量177.4亿m,河流水质全年期综合评价超标河长达84.4﹪,主要湖泊基本呈富营养化.2000年太湖流域降水量属中等偏枯年,流域本地水资源量137.5亿m,而实际用水量316.1亿m,其中不合格水量近90亿m.解决太湖流域污染和水质型缺水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政绩观,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治污是根本,节水是关键,管理是保障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国务院确立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加强治太工程建设,太湖局根据国家、水利部和世界银行在建设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规范和完善建设管理工作,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具有流域特色的建设管理体制,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质量.
本文分析了引起中国太湖、巢湖、滇池(简称"三湖")严重富营养化的氮磷污染的各种来源及其治理的技术可行性,指出生活污染源是湖泊氮磷的主要来源,而对生活粪便的氮磷的治理的长期忽视和治理不力是湖泊治理投资巨大效果其微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生态厕所的种类及特点,提出研究推广不同类型的生态厕所是治理生活粪便氮磷污染的最佳技术途径,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介绍了生态混凝土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的水质净化,构筑岸坡以及建造人工湿地等环境整治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