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研究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TLIF),对侧肌间隙入路与经多裂肌入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多裂肌影响.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5年7月,同一位医师对46例单侧腰腿痛患者行症状侧改良TLIF,对侧肌间隙入路或经多裂肌入路,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其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43-72岁,平均62.8岁;L3/4 18例,L4/5 28例.行经肌间隙入路24例,经多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研究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TLIF),对侧肌间隙入路与经多裂肌入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多裂肌影响.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5年7月,同一位医师对46例单侧腰腿痛患者行症状侧改良TLIF,对侧肌间隙入路或经多裂肌入路,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其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43-72岁,平均62.8岁;L3/4 18例,L4/5 28例.行经肌间隙入路24例,经多裂肌入路22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冰敷对大龄髋关节脱位患儿手术后切口肿胀及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年龄在2岁以上行股骨旋转短缩截骨、髋关节切开复位的的DDH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手术后外周静脉留置镇痛泵,观察切口渗血情况,非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质、量,敷料可见渗出时给予切口换药,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避免尿湿,手术后静滴消炎消肿药物。
目的:利用计算机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价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取一名2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层厚1mm的CT扫描,获得C0-C2节段CT数据,应用Mimics、Freeform和Ansys软件建立正常人体寰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再分别建立固定模型与动态固定模型,比较两组在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载荷下椎体及内固定的应力特点,分析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性能。
目的 观察电针灸配合非手术减压系统(SD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郑州市骨科医院疼痛诊疗中心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6例给予电针灸;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两组电针灸选穴:腰部选取双侧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表现为L5神经根受压症状者配:环跳、风市、阳陵
目的:拇外翻畸形常常会伴随多重多样的临床表现,除了拇囊炎引起的疼痛之外,若畸形导致患者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发生变化,则可能造成转移性跖痛。本文通过对比没有出现转移性跖痛的拇外翻足与伴有转移性跖痛的拇外翻足,旨在探索转移性跖痛患足行走时前足负重分布情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14例跟骨骨折纳入研究组别,车祸4例,摔伤1例,高处坠落伤9例。骨折基于CT扫描结果,按照sanders分类法:Ⅱ型 7例,Ⅲ型 4例,Ⅳ型 3例。术前均予以患肢支具制动,患肢抬高、消肿及对症治疗,5-9天后,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予U型石膏固定患肢。 术后24小时开始足趾伸屈运动,术后4周拆除石膏,开始踝关节小幅度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增高趋势。脊柱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转移瘤,是癌症的晚期表现,脊柱转移瘤造成的疼痛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进步,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效果也逐渐提高,,微创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成为大部分肿瘤晚期患者所接受,微创技术已逐渐被用于脊柱肿瘤的治疗,成为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一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联合植入抗生素骨水泥、二期植骨治疗开放性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的8例单侧开放性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7~56岁,平均44.0岁.
目的:评价并分析一个疗程内注射透明质酸对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关节积液中炎症因子浓度变化,探讨临床疗效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门诊行膝关节内透明质酸注射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11例(43例关节液),采用Kellgren-Lawrence影像分级评价患侧膝关节严重程度,均为Ⅲ级。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脊柱炎的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2012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11例布鲁氏菌脊柱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情况,采用多烯环素、链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治疗,其中1例患者药物治疗并行腰椎后路病灶清除术。
目的 观察血小板凝胶(PG)和体外冲击波(EW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骨不连的影响,确定骨不连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建造 Wistar大鼠萎缩性骨不连模型125只,随机分为骨不连组、BMSCs组、BMSCs+PG组、BMSCs+EWS组和 BMSCs+PG+EWS组,每组25只,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于治疗后第4、8周行显微 CT和X 线检测,第8周处死大鼠并对骨折端行组织学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