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阐明生命早期使用双歧杆菌干预新生小鼠是否会影响其免疫功能,并降低成年期IgE诱导的过敏风险。54只新生BALB/C小鼠从出生开始灌胃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TMC3115),灌胃至出生后3周。灌胃后,所有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每周称量体重,于出生后21天和56天分别处死,采集血液及组织。采用组织病理技术测定肠道形态和功能变化;采用qPCR和16S rRNA测序检测粪便基因组肠道菌群数量和组成的变化;采用GC-MS检测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变化;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TNF-α、IL-6、IL-10和总IgE水平以及CD4+T细胞的数量。发现在小鼠的新生期和成年期,TMC3115并没有明显地改变体重,也没有造成显著的局部或系统性的炎症反应或其他临床症状。口服TMC3115明显增加了新生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以及盲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在干预后,采用TMC3115处理过的小鼠在成年期由OVA诱导的血清总IgE水平低于对照,而血清TNF-α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本研究表明生命早期使用双歧杆菌,尤其是某些特定的菌株,例如TMC3115,可以降低宿主成年期的IgE诱导的过敏风险。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以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可能是其对宿主IgE诱导的免疫敏感性产生影响的可能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