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HCP1基因克隆及其在叶锈菌侵染诱发的HR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不亲和组合通常以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的方式来抵抗叶锈菌的侵染.HR 形成早期,重要的生理生化变化之一是发生氧化迸发产生活性氧.前期试验我们通过构建叶锈菌侵染早期的小麦SSH文库及ESTs序列分析, 筛选到HCP1(Hordeum vulgare ascorbate-dependent oxidoreductase),说明HCP1 可能参与了小麦抗叶锈过程.
其他文献
高分子嵌段共聚物体系分子结构独特,这类体系在临界温度以下只能发生微观相分离,形成丰富多彩且变化多端的各种微相分离图案。近年来人们发现利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图案为模
  以垫江牡丹“太平红”为试验材料,对最佳外植体的选择、最佳外植体取材时间、最佳外植体初代诱导配方的选择、继代增殖培养以及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褐化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
纳米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在生物成像、药物靶向输送以及肿瘤治疗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其生物毒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目前没有一个能够统一评估纳米材料毒性的良好平台,实验数据缺乏可比性,因此出现了一些相互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报道。本文利用了家蚕血液循环系统这一造血毒性实验平台,通过背脉注射方式,将三种毒性显著差异的代表性纳米材料CdTe QDs、C-NCDs和SiNPs直接暴露于家蚕血淋
本论文主要对热敏记录纸用显色剂二羟基二苯砜的合成及精制进行了研究,合成产物为2,4′-二羟基二苯砜和4,4′-二羟基二苯砜。以苯酚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2,4′-二羟基二苯砜。研究了以均三甲苯、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反应体系,分别选用磷酸、亚磷酸、次磷酸、五氧化二磷、间苯二磺酸、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种类、用量、苯酚与硫酸摩尔比、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硫酸的滴加方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
会议
  Ca2+/CaM信号转导系统已被证实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防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丰富对该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以TaCaM4-1为诱饵进行的酵母双杂交试验在受叶锈菌侵染的小
会议
  自噬(Autophagy),指细胞在营养缺乏或应激条件下,通过降解细胞内衰老的长寿命蛋白质、受损伤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为细胞重建、再生和修复提供必需原料,实现细胞的再循环和再
  本实验室前期获得了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T1N6_22,明确了该基因主要通过SA、JA 信号途径正调控拟南芥抗灰葡萄孢过程,负调控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胞杆菌过程.本研究以拟南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