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法合成不同粒径的PbS量子点及其对近红外发射光谱的影响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n90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传统水热法制备PbS 量子点的粒径分布差异较大,无法有效监控粒径对PbS 量子点近红外发射的影响,因此此方法不适用于大量制备PbS 量子点。微波法被认为是目前合成量子点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分散性好,效率高,可控性强。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微波法在合成量子点中存在明显优势,可用于批量制备量子点[1-2]。
其他文献
近红外光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可被用在军事、工业、科学及医学等方面.近红外发光材料是红外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由激活离子和合适的基质组成的金属离子掺杂发光材料.1 今天飞速发展的光通信系统需要更大增益带宽的光放大材料.
与白炽灯和荧光灯相比,荧光粉光转换型白光LED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寿命超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目前,商用的白光LED主要采用蓝光LED芯片涂敷黄光荧光粉(YAG:Ce)组成双发射峰白光,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效率高,缺点是黄光荧光粉转换的光谱中缺少红光成分,导致获得的白光显色指数偏低(<80),限制了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e3+,Tb3+及Ce3+和Tb3+共掺杂的一系列Ba2Y5B5O17 基荧光粉,并通过XRD 及Rietveld 结构精修、荧光稳态和瞬态光谱等详细表征了它们的发光性能.Ba2Y5B5O17:Ce3+是一种高效的蓝色荧光粉,但是它的热稳定性很差,150℃时的发光强度仅为室温下的40%.
会议
本文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新型的氮化物基红色荧光粉Ca5Si2Al2N8:Eu2+。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光谱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在1300℃,常压下就能得到Ca5Si2Al2N8 的单相。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Pr3+,Ce3+掺杂的Lu3Al5O12 样品,并结合稳态和瞬态光谱深入研究了样品在蓝光和紫外光激发下的能量传递过程。我们发现,在285nm 紫外光激发Pr3+4f5d 态下,该体系中Pr3+和Ce3+之间发生了正向-反向两步能量传递过程。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紫外LED 用新型磷灰石结构蓝色荧光材料Ca10-xSrx(PO4)6F2(x = 8,6,4):Eu2+。通过X-射线衍射、Rietveld 结构精修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发光性能的表征。
镧系离子的氟化物因为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和较高的折射率使其成为了很好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上转换材料可以通过吸收近红外低能光子而发射可见光区域较高能量的光子。因为上转换发光的吸收范围正好处于人体组织的光学窗口,所以使得它具有很深的探测深度、对人体组织没有光损伤,而且在细胞和组织中的自发荧光也很弱。
会议
本文通过将Eu2+掺入到Ba5Cl(PO4)3中,制备了一种适用于近紫外光芯片激发的蓝色荧光粉Ba5Cl(PO4)3:Eu2+。对荧光粉经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致发光、变温荧光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