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WSSV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对虾细胞表面受体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来源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中最具威胁的病毒,发展预防和治疗白斑综合征的手段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对WSSV入侵和感染对虾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为病毒病的综合防治带来较大困难.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WSSV的入侵途径进行了预测,发现对虾细胞表面的一些膜蛋白与病毒囊膜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分别从江苏镇江市、山东东营市和辽宁盘锦市购买的野生长江蟹、黄河蟹和辽河蟹在上海崇明进行二龄成蟹养殖性能、性腺及肝脏指数的比较研究,在相同池塘养殖条件下进行了7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①三个水系扣蟹在养殖前期生长速度接近,但养殖后期三水系中华绒螯蟹雌雄规格大小均依次为长江蟹>黄河蟹>辽河蟹.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突变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存活率、非特异性免疫(血细胞数量THC、酚氧化酶P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以及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并与海水养殖对虾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
设置4个亚硝酸氮暴露浓度(0.5、1、1.5、2 mg L-1NO2--N)和一个对照组进行48 h的亚硝酸氮胁迫,探讨了亚硝酸氮毒性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抗氧化和代谢相关酶的影响.经过12h胁迫,亚硝酸氮各处理组鳃cMnSOD、mMnSOD的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都显著升高.
会议
菲是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了解菲对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急性致死效应,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依据预实验结果,按等对数间距法设置了5个菲浓度梯度(1、1.63、2.65、4.32、7mg/L),研究了菲对中华绒螯蟹的96h急性毒性,同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浓度菲胁迫96h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鳃中过氧化氢酶(
会议
The first step of host fighting against pathogens is that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recognized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However, the specificity of recognition within the innate immu
会议
有关甲壳动物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免疫响应的研究已发掘了大量的免疫相关基因,然而目前仍缺少自然感染状态下宿主对WSSV急性增殖的免疫响应机制分析.
To elucidate molecular responses of shrimp hemocytes to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fection,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甲壳动物的抗脂多糖因子ALF在抗菌或抗病毒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L.v)的一种新型抗脂多糖因子LvALF1基因的cDNA序列和DNA序列.
"颤抖病"是中华绒螯蟹中最为严重的病害,前期研究证明"颤抖病"的病原为一种特殊的细菌——螺原体,并正式命名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中华绒螯蟹螺原体不仅可以感染其自然界宿主中华绒螯蟹,还可以感染鸡胚和新生小鼠,并引起小鼠白内障的病症.
会议
甲壳动物眼柄CHH家族神经多肽激素包括高血糖激素(CHH)、蜕皮抑制激素(MIH)、性腺发育抑制激素(GIH)等,它们调控着血糖代谢、蜕皮生长和性腺发育等重要的生理功能.CHH家族神经多肽激素迄今仅在甲壳动物中被发现,且尚不完全清楚它们的作用、靶标分子、调控通路和作用机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