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海洋地质考察执行情况介绍

来源 :2012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地质考察是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考察队员共10人,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考察作业自2012年7月11日开始,至9月11日结束,历时2个月,累计在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楚科奇海、格陵兰海、挪威海、冰岛周边以及北冰洋高纬度中心区等考察海域完成了92个站位的沉积物和悬浮体采样.其中表层沉积物采样完成70站(2个空站),柱状沉积物采样完成33站(3个空站),表层悬浮体采样完成31站,大体积海水原位过滤采样完成11站(1个空站).利用重力取样器获得的30个高质量的沉积物岩心累计长度达到112m,最长725 cm,最短47 cm,平均长度373 cm.本次海洋地质考察首次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冰岛周边海域,北冰洋中心区的阿蒙森海盆、罗蒙诺索夫海岭、门捷列夫海岭获得的沉积物岩心长度多超过400 cm,可通过高分辨率的沉积学和古海洋学研究工作,为系统认识考察海域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沉积作用特点,重建北冰洋高纬中心区晚第四纪以来古海洋、海冰和气候变化历史,揭示北极和亚北极海域海洋环境变化与我国过去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反馈机制提供实测资料.海洋悬浮体考察获得的极地海盆区深层水体悬浮颗粒物样品,可为探索考察海域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与海水环境的关系,为生物标志物和古生态学替代指标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自然遗产的研究中,原真性和完整性是自然遗产的保护原则,和谐是中国文化中资源利用的原则,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遗产的管理中,两个原则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本文通过在海南省南湾猴岛景区的调研,对中国背景下野生动物旅游发展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研究。
会议
岸线是沿江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调控是沿江地区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从生产、生活、生态和特殊四个角度出发界定长江岸线利用类型体系,以空间分析为支撑建立岸线类型识别方法,通过岸线等级与类型的交叉统计与对比分析形成岸线利用演变矩阵,据此分析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长江岸线利用的演变特点与趋势。江苏长江岸线的实证分析表明:2002年以来,制造业和公用港口占用岸线迅速增长,仓储、
利用近10年以来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实测温盐数据,分析了夏季南极普里兹湾,特别是埃默里冰架前缘海域的水团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卫星遥感海冰密集度数据以及再分析气象数据,定量计算了海冰分布以及冰间湖过程对夏季表层水增暖和冬季陆架水增盐的贡献。通过分析冰架前缘断面冰架水和过冷却水的分布和变化,探讨了埃默里冰架下出流水的性质和相关过程,增进了对冰架下海洋过程的了解。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普里兹湾海冰的融化呈现大洋区
会议
南极Amery冰架最南端为Lambert、Mellor、Fisher冰川穿过着地线,注入Amery冰架的区域,为着地冰(Grounded ice)过渡到漂浮冰架的地区.利用澳大利亚、前苏联在该地区历次开展的冰雷达冰厚度探测数据,特别是近年来才公开的2002/2003年德国和澳大利亚合作进行的查尔斯王子山考察(PCMEGA)机载冰雷达探测数据,基于ArcGIS,通过对数据抽稀处理,交叉检验,剔除部分
会议
The drift of a floe near the North Pole (87°N, 175°W) was observed from the 8th to the 19th August 2010 during the four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CHINARE).The trajectory of the fl
会议
2012年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再次打破了有卫星遥感观测记录以来(1979年)的最低纪录.在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利用雪龙船两次成功穿越北冰洋的机会,较系统地调查了北冰洋东北航道以及沿斯瓦尔巴、法兰士约瑟夫地以及北地群岛北部海域的高纬航线的海运自然环境.观测内容包括海冰密集度、厚度、冰脊和融池覆盖率、浮冰大小、航海气象环境要素以及船舶航行特征参数等.观测表明,沿东北航道冰情最严重的区域位于楚克
会议
南极验潮站资料是研究南大洋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基础,验潮仪零点标定又是验潮数据的重要基准之一。本文利用GPS观测技术实现了南极中山站验潮仪零点的标定。在海冰上进行多期的GPS测量,分别用LGO和GAMIT软件使用不同的策略对GPS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验潮仪零点在基准点以下的距离以及零点随时间的变动。零点位置的确定,结合相对平均海平面数据为当地提供了高程基准,零点的变动则为计算绝对海平面变化提供必要的改
首先介绍了冰雷达探测技术原理,并基于国内外冰雷达数据处理方法的现状总结提出了冰雷达数据处理的流程。详细论述了冰雷达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如静态校正、增益控制、带通滤波以及偏移处理等。按照所提出的方法流程对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24)所获取的Dome A30×30Km2区域冰雷达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得到了该区域冰盖内部等时层埋深以及冰盖底部冰岩界面冰厚数据,通过插值展现了冰盖内
会议
Lambert冰川-Amery冰架系统是南极洲最大的冰流系统,在南极物质平衡研究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本文利用2002/2003年德国和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山考察(PCMEGA)机载冰雷达探测数据,并融合ICESat GLAS激光高度计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利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构建了南极Lambert盆地中部地区底部地形数字模型.根据生成的冰下地形高程模型发现,该地区冰川作用地貌特征显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