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唐时,有个颇富艺术素养和见地的佛僧皎然接受了前人的影响,提出了"但见情性,不睹文字"这个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标准(《诗式》)。经过晚唐司空图、宋末严羽的倡和,这便成了古人批评诗歌、小说、书画,乃至指导创作的一个常用术语。文学作品都是要诉诸语言文字的。读者在接触作品时也必然要碰到语言文字。而古人认为只有让人们"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的文学作品才是上乘之作,颇有些令人费解。本文正拟对这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作一点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