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了650℃下的保温时间对内锡法Nb3Sn多芯超导线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在真空下,内锡法Nb3Sn超导线样品在650℃下分别保温55h、75h和100h。通过表征热处理后样品的微结构发现,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样品内层7个亚组元的Nb芯丝反应程度相差较小,所以对临界电流和磁滞损耗增加的贡献不大。而对于最外层12个亚组元,Nb芯丝中未反应Nb面积的比例逐步减少,热处理后生成的Nb3Sn超导相的数
【机 构】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 710018 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西安 71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650℃下的保温时间对内锡法Nb3Sn多芯超导线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在真空下,内锡法Nb3Sn超导线样品在650℃下分别保温55h、75h和100h。通过表征热处理后样品的微结构发现,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样品内层7个亚组元的Nb芯丝反应程度相差较小,所以对临界电流和磁滞损耗增加的贡献不大。而对于最外层12个亚组元,Nb芯丝中未反应Nb面积的比例逐步减少,热处理后生成的Nb3Sn超导相的数量增加,使得股线的载流能力增加。内层7个六方亚组元及其Nb芯丝形状保持的比较完好,Nb芯丝的间距都较大,热处理后芯丝搭接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产生的磁滞损耗较少。磁滞损耗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最外层亚组元。最外层12个亚组元及其Nb芯丝在加工过程中变形严重,并且部分Nb芯丝被明显拉长,导致Nb芯丝之间的距离很小,热处理后芯丝搭接严重,使磁滞损耗迅速增加。通过股线性能测试发现随着650℃下保温时间的延长,样品的临界电流和磁滞损耗都是增加的。当保温时间为55h、75h和100h,样品的临界电流分别为237A、261.5A和275.5A,单位体积磁滞损耗分别为349mJ/cm3、456mJ/cm3和609mJ/cm3。样品的微结构和性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于内锡法Nb3Sn超导线的研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城市滨水区原有工业的外迁给滨水区更新综合开发带来了良机,成功的滨水区更新综合开发可同时实现政府提升形象政绩、开发商获取经济利益、城市居民拥有宜人生活空间的共赢效应。通过借鉴国外城市滨水区更新综合开发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认为公私合作与空间与功能的多样性塑造是将滨水区打造成“水社区”的两个重要因素,并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个层面提出各自在开发建设“水社区”中的责任与义务,其中公共部门应先期投入公共
YBCO高温超导带材由于具有优异的本征性能,其实用成材技术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直流反应溅射在具有双轴织构的NiW合金基带上动态制备了Y2O3,YSZ,CeO2等多层隔离层,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在隔离层上连续制备了的YBCO涂层导体,获得米级长度的YBCO高温超导带材。研究了隔离层与YBCO超导层的取向生长条件。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俄歇探针结果显示,Y2O3,YSZ,CeO2隔离层和YBCO
所谓预处理是指在常规热处理前将铋系超导带材在低于Bi-2223相生成温度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的热处理工艺,本实验中预处理温度为780℃,改变预处理保温时间,预处理过程中保护气氛的氧分压与随后进行的常规热处理的氧分压相同,都是8.5%。常规热处理中的第一次热处理的保温时间为10小时,第二次热处理的保温时间为100小时,第一次热处理和第二次热处理的保温温度均为830℃。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对超导带材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设计了一套高温超导体—永磁体(HTS-PM)自由悬浮系统动力学测试装置,并对装置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热—应力有限元分析,以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该装置主要由液氮低温容器、外部交流磁扰动、电磁振动台、数据采集和分析仪等几部分组成。通过该装置能对高温超导体—永磁体自由悬浮系统的动态刚度、共振频率和阻尼系数等动态参数进行实验研究,揭示其动态变化的规律,分析系统的振动响应,为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采用低成本的化学溶液沉积(CSD)技术分别在NiW基带上沉积了三种不同结构相同厚度的氧化物薄膜,即La2Zr2O7 (LZO),CeO2以及LZO和CeO2组成的混合双层缓冲层薄膜,然后再将已经在氩/氢气氛下完全晶化的缓冲层薄膜以及NiW基带分别于氩气和氩/氧气氛中退火。我们采用XRD和SEM技术对所制得样品的结构、织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它们的阻隔扩散能力都是有限的,由晶格氧扩散造
We have prepared three kinds of oxides films with the same thickness as buffer layers on biaxially textured NiW substrates, including La2Zr2O7 (LZO), CeO2 and their double layers (CeO2/LZO) using a ch
根据Cheng-Born能带对称破缺理论和TFDC(Thomas-Fermi-Dirac-Cheng)电子理论,估算了电子型超导体静态的超导电流密度和测量值表达式,并以金属铝做了算例,估算测量结果接近实验测试量级;简要讨论了超导电现象的程氏理论解释,进一步对比讨论了程氏理论与BCS理论和半导体模型的微观异同;根据程氏理论推测理想的程氏超导体的电流密度特性。
采用青铜法工艺成功制备了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用Nb3Sn线材,线材的各项性能均满足ITER的技术要求。热处理后,线材的临界电流可达到201A(12T,4.22K) ,单位体积的磁滞损耗为53mJ/cm3(±3T,4.22K),n值为32。研究了青铜/NbTa比、加工工艺对线材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热处理后线材的微观结构做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较低的青铜/NbTa比的线材在热处理后,会生成较多的
由常压热处理工艺制备的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中存在大量的裂纹和孔隙,严重制约了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Jc)。利用高压热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些缺陷,从而大幅度提高带材的Jc。在一般的热等静压实验中,被压试样和高压气体介质之间需存在一层密封的塑性包套,压力通过该包套传递给试样。但是在工业化生产中,将超导带材全部密封是不现实的。本文开发了高温加压热处理工艺,即在高温烧结产生液相时直接加压,这
磁滞损耗是NbTi超导线的关键性能参数。对于超导磁体来说,低的磁滞损耗可以降低超导线材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等。在NbTi超导线的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的不同对磁滞损耗的影响也较大。本文通过改变NbTi超导线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制度、扭转节距等加工工艺,研究加工工艺对NbTi超导线磁滞损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减少热处理次数可以有效降低磁滞损耗,而减小扭转节距也使磁滞损耗有降低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