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节理产状分组是进行三维不连续面随机模拟的前提。首先介绍模糊聚类分组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算法对甘肃北山花岗岩体实测节理按产状进行分组,获取所测区域不同统计均质区内各优势节理组及其代表产状。分析表明,北山地区各统计均质区内存在不同组合的优势节理组,纯随机节理的存在对分组结果及各组产状造成一定干扰,建议分组时将其选出,另作统计。尝试适当修改模糊聚类算法,得到更为合理可靠的分组结果,从而为后续三维不连
【机 构】
: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出 处】
:
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理产状分组是进行三维不连续面随机模拟的前提。首先介绍模糊聚类分组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算法对甘肃北山花岗岩体实测节理按产状进行分组,获取所测区域不同统计均质区内各优势节理组及其代表产状。分析表明,北山地区各统计均质区内存在不同组合的优势节理组,纯随机节理的存在对分组结果及各组产状造成一定干扰,建议分组时将其选出,另作统计。尝试适当修改模糊聚类算法,得到更为合理可靠的分组结果,从而为后续三维不连续面网络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砂土渗透系数的定量测试关系到降水入渗和地下水补给等问题,尤其在干旱地区,砂土的渗透系数测量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有许多测定砂土渗透系数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分析法和野外测定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竖管法和微水试验相结合的探测砂土渗透系数的方法。设计了现场快速探测高渗透系数介质各向渗透系数的方案。根据所需测量的渗透系数的方向,选择不同形状的竖管置入砂土层中,该竖管所处的深度即为所需测
由于我国独特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岩石高边坡问题在20世纪中后期成为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随着岩土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高边坡工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尤其是其稳定性对整个工程的投资、安全、工程进度等各个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某城市地下隧道工程为实例,详细研究了高边坡的岩体条件和环境条件,分析该高边坡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坡体内存在倾向性临空面的贯通构造
在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CC桩)单桩载荷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PCC单桩的承载特性做了初步探讨。重点分析了PCC单桩的沉降曲线的特点,将其沉降曲线分为弹性沉降阶段和弹塑性沉降阶段。指出桩体受荷后首先进入弹性沉降阶段,此时荷载与桩体沉降呈线性关系;随着沉降的逐渐增大,桩侧摩阻力也逐渐增大,当桩体沉降达到弹性极限沉降量时,柱侧阻力达到了最大值,此后桩体进入弹塑性沉降阶段。提出可以用双曲线拟合PCC单
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源法判断水工建筑灌浆效果的方法。首先,提出了现场基于热源法判断水工建筑灌浆效果的方案,通过对比灌浆前后水工建筑温度场,确定是否存在渗漏通道,进而判断灌浆效果;其次,推导了以灌浆孔为中心呈圆弧形分布的点热源和线热源模型,在灌浆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推导出灌浆孔均匀发热的线热源模型,在灌浆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推导了以灌浆盲点为中心的低温点热源模型;最后,分别对灌浆良好的情况和灌浆不良情况进行
岩锚吊车梁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新型支撑结构,其设计计算没有完善的理论依据,也没有正式规范可循,多采用挪威的经验公式。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地下厂房岩锚吊车梁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岩锚吊车梁局部计算模型内施加岩体初始应力场以及在局部模型边界施加厂房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各级增量位移,以此来反映洞室群施工开挖过程对岩锚吊车梁支撑处受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降低岩锚梁混凝土与围岩交界面材料的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是一项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联合优点的软基处理新技术,经过研究推广,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路基工程,布置全断面监测,得到了沉降监测值和地表沉降监测时程曲线。通过地表沉降结果可知,抽真空初期由于较易被压缩的表层和浅层土体固结较快,因此沉降较快,但由于固结是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后续固结逐渐趋缓。分析可知,测试得到的表层沉降曲线符合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
通过对大量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数据的总结,提出了平板载荷试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反力系统中堆载及地锚的副作用,沉降观测系统中基准梁的相对位移,加载设备中承压板尺寸的选择,以及相关规范中存在的不足。重点对前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以为完善平板载荷试验规范提供合理的建议。
研究了砂-橡胶颗粒轻质土工填料的工程特性,开展了固结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利用FLAC 3D对填料进行了应力—应变数值模拟,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相吻合。同时,相比较于三轴不排水试验下纯砂的模拟,砂-橡胶颗粒复合填料的模拟更接近室内试验结果,说明在考虑不同材料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采用考虑不同材料的本构模型与实际结果更为接近。
土体的冻结引起水分向冻结区迁移,引起冻胀、翻浆等工程问题。研究了冻结过程中土体水分迁移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理论数学模型,在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将冻土分成冻结部分和未冻结部分,建立了不同位置、不同时刻下含水率的计算模型及其解析解,用于分析水分分布规律。理论解与试验结果均表明,试样顶部冻结区含水量提高,底部未冻区含水量降低。理论解与实测的含水率变化结果基本吻合,可以用于预测季节性冻土地区水
针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工程地基原状土样,在清华大学DDS-70电磁式振动三轴仪上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动力特性试验,包括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动强度试验.为了更好地掌握原状土的动力特性,对其重塑土样也进行了对比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原状土和重塑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都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动剪切模量都随着动应变的增加而减小,阻尼比则都随动应变的增加而增大;重塑样的初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