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受贿罪主客体问题研究

来源 :2006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刑法规制,首见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22条的规定。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相适应,1997年刑法专门设立了“商业贿赂犯罪”,包括刑法第163条“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第164条“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从广义的角度看,涉及商业贿赂罪的刑法规范还有:第385条第2款(经济受贿)、第387条第2款(单位经济受贿)、第389条第2款(经济行贿)、第391条(对单位行贿罪)和第393条(单位行贿罪)。本文以刑法第163条、第385条第2款及第387条第2款为分析对象就商业受贿罪的主体与客体问题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2006年是中国的反商业贿赂年,商业贿赂也成为反腐败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高频词。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而采用给予对方单位或
会议
商业贿赂犯罪是根据贿赂行为发生的领域及其危害公平交易秩序性质所做的一种分类,理论上是相对于公务贿赂和一般行业贿赂而言的,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典型的法定类别。我国现行刑
会议
文章介绍了茯苓、寒水石等中药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首次将中药原药应用于牙膏中 ,对配方试验进行了研究 ,并对该中药牙膏进行了临床试验、抑菌试验、毒理试验.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商业受贿行为破坏了平
会议
近年来,商业贿赂在我国一些重要行业和领域蔓延,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立法机关在《刑法修正案(六)》中扩大了商业受贿罪的主体范围以适应打击犯罪
2006年6月29日正式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将现行刑法典第163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范围由“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扩大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名是从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
会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装服饰企业往往面临四大难题:■企业品牌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发展策略,难以形成独具特色、差异化的品牌价值。■从原材料到消费者,企业在设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