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1993-2018年国内外体育旅游文献(国外:WOS核心合集及Scopus数据库文献共526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献251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V软件从发文量、科研合作图谱、高中心性关键词、聚类图谱等方面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热点演化及知识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入剖析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并提出我国体育旅游未来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基本情况方面,国外文献量呈明显的阶段性增长趋势,且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而国内研究在2006年达到顶峰后出现小幅回落,研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国外高产机构主要以高产国家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为主,而国内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综合类和师范类大学的体育院系以及专业体育院校中,且国内机构发文量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外研究机构重视跨国家跨机构间研究,而国内多为机构内部的合作;国外研究已经形成了以"GIBSONH"、"KURTZMAN J"、"FAIRLEY S"等为核心的作者群,国内则形成了"于素梅、姜付高和韩丁"等核心作者群,但国内核心作者带头作用不明显,作者间合作关系较弱。(2)在热点演化方面,国外高中心性关键词主要有"tourism"、"sport"、"motivation"、"event"、"quality"等关键词,国内主要包括"体育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品"、"休闲体育"、"体育赛事"、"冰雪体育旅游"等;探究不同人群参与体育旅游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大型赛事旅游是国外主要研究热点之一,且参与型体育旅游研究不断升温,运动项目类型越来越丰富;体育旅游资源、产业是国内主要的研究热点,且"乡村休闲"、"冰雪体育旅游"、"互联网+"等关键词是国内研究的前沿。(3)在知识主题方面,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类"主要从各种不同视角(时间、距离和动机等)对体育旅游进行概念界定及分类,其中遗产型体育旅游也逐渐被纳入研究范畴;"体育旅游影响类"主要涉及体育旅游对地方经济、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通常带有负面、破坏的含义,不少学者也关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体育旅游者需求、行为市场类"是国外研究历史最长的一类主题,主要以供求关系为基本思想,本着需求决定供给的理念展开研究;"体育旅游目的地形象及产品开发类"中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品牌构建等一直是国外体育旅游的研究重点。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类"也是国内重要研究主题,主要从政府和市场角度进行界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类"主要描述某一地区或某一运动项目旅游资源现状,并对其如何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及管理类"主要集中于体育旅游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体育旅游者特征、需求类"虽然也得到部分学者重视,但并未成为国内研究的主流。研究结论: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受研究理念的影响,理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体育旅游研究的细分方向。国外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研究旅游者的动机、行为来设计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体育旅游服务或产品;国内则以"供给"为导向,强调描述不同地区、项目的资源现状,通过合理的资源开发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两者虽然各有千秋,但必须抱着"取其精华"的心态,结合我国体育旅游现实发展需要,尤其是当前休闲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外的"以人为本"理念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必须重视不同体育旅游项目的认知,实现研究角度从服务者转向参与者,更加突出体育旅游所产生的人文价值,使研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体育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