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层系页岩气储集层地质研究方法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HOUSH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粒沉积学就是页岩气富集关键问题之一,页岩的分类、深水沉积环境为页岩气的勘探指明了方向。通过录井、测井、地震、野外剖面与岩心资料的深人剖析,分析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下志留统的细粒沉积学及储集层地质特征。页岩储集层微观结构同样也是关键问题之一,系页岩气藏描述的重要内容,它对页岩气的储集、渗流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本次通过涪陵一彭水地区页岩储集层的氢离子抛光、纳米CT、3D FIB、Maps、高压压汞、压汞-吸附联合测试技术,开展有机质纳米孔大小、喉道形态与连通性等孔隙结构特征研究,为页岩储集层评价提供重要参数。初步形成了多尺度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方法,认为有机质孔、层理缝为优势储集空间,孔隙连通性差且影响了储集物性。
其他文献
中国陆相湖盆泥页岩层系地层内赋存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接替能源.但初步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页岩油产量还远达不到经济效益标准.储集层的独特物理性质如特低的孔渗性,导致页岩油在自然条件下流动困难,影响页岩油产量及开采效益,需进行人工压裂来改善储集层质量以促进页岩油流动,而储集层岩石力学特性直接影响人工压裂的效果,故评价储集层岩石力学特性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使用微机伺服控制三轴试验机,针对
页岩层系蕴含丰度的矿产资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需要厘定并认识其蕴含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目前已经证实页岩系统蕴含六类油气资源,包括泥岩裂缝油藏、致密油、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气和油页岩.笔者依据油气资源类型被认识的过程、赋存的状态、储集空间、产量特征、聚集特征和开采配套工艺差异对各类油气资源进行了厘定.笔者在梳理中国油气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创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页岩体系内各类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与形成的
热液成矿是地球最主要的成矿作用之一,普遍存在于地球表层系统.长期以来,研究成矿金属元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溶解-迁移-沉淀的过程和机制,一直是洞悉热液成矿过程和金属成矿的关键.然而,在热液流体中,成矿金属元素如何从离子态逐步生长为脉体中可见的宏观晶体?期间经历了哪些过程和转变?受控于哪些因素和机制?这些问题至今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热液条件下TiO2矿物相的生长为例,通过使用合成的稳定
页岩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的发育,对页岩气藏储集能力和页岩气的开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以四川盆地南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取胜页1井9块页岩样品,通过岩石学特征、矿物组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以及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和高压压汞实验对研究区页岩的矿物组成以及页岩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北美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突破使地质和地球化学家们开始关注泥页岩储集层,以往它们主要被作为烃源岩.泥页岩储集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其孔隙发育情况,因为它对于页岩油气的储集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多孔固体包括泥页岩孔隙表征的实验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类,即图像分析法(Image Analysis),流体注入法(Intrusive Method)及非物质注人法(Nonintrusive Method )。本
本文以库车前陆盆地超深层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为例,深人分析致密砂岩储集层中微-纳米孔隙的类型、特征、成因以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响应,并运用气体分子运动学理论分析微孔隙中气体运动特征,分析微-纳米孔隙有效性及储集层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既是盆内优质烃源岩,又是有利的页岩气储集层.页岩气储集层孔隙特征和演化规律的研究,可为分析页岩气储集层储集性能、探讨页岩气赋存成藏过程和机理、预测页岩气"甜点区"提供指导. 本文在充分调研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页岩储集层,综合采用了氢离子剖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气体吸附、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孔隙类型、结构特征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面积达56万km2,油气资源丰富.塔里木地块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特征,其中前南华纪基底为太古代-中元古代变质基底,南华-震旦系由未变质的砂泥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层系组成,具备生烃及储集条件,是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本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震旦系的生储条件总体优于南华系,震旦系可能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未来需要关注的潜力层系,有利储盖组合为苏盖特布拉克组砂岩储集层+泥
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是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评估,并选择有利区块.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基于煤层中纳米级孔隙尺度,就煤储集层中吸附气体储集与运移进行特征分析,深人探讨影响煤孔隙特征的因素,得到煤层气在纳米级孔隙中的吸附和存储特征,为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支持。
致密储集层成岩过程中,烃源岩中的有机质热演化生成大量有机酸,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酸会发生脱羧反应同时对致密储集层中矿物进行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本文开展了干酪根模拟生酸实验、有机酸脱羧实验,通过有机酸生烃动力学及有机酸脱羧、不同矿物溶蚀热力学的研究,建立了有机酸生烃模型、脱羧模型及不同矿物的溶蚀模型,用以分析地质条件下,有机酸的生成、脱羧以及对不同矿物的溶蚀情况,最终得出储集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