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参数对双阶段燃烧低温阶段HC和CO生成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台CA6DL高压共轨汽车柴油机上,借助INCA标定系统对喷油参数进行调整,研究降低双阶段燃烧低温阶段HC和CO生成量的喷油策略.结果表明:单次喷射时,可通过推迟喷油及增加油量降低HC和CO的生成量,但是受到NOx生成量和压力升高率的限制.将单次喷射改为油量相等喷射正时相距10°CA的两次喷射后,在维持较低的NOx生成量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推迟喷油正时及增加喷油量,有效降低了HC和CO的生成量.与单次喷射相比,优化后的两次喷射在NOx生成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37.7%的CO生成量,15.1%的HC生成量,并大幅度提高了有效热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率.
其他文献
本文以基于6S50ME-C8.2型柴油机搭建的船舶余热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软件平台,根据矩阵模式热经济学成本分析理论,建立热经济学分析模型,并且在四个不同主机负荷下对余热利用系统进行热经济学成本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主机在75%负荷下运行时,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具有较低的单位火用成本和单位热经济学成本,并揭示了系统节能改造的关键环节,为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了有力保证和科学基础.
针对车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多变性及有机朗肯循环高能乏汽的特征,在传统有机朗肯循环中引入了空间回热和可变膨胀比特征环节,形成了单轴功有机朗肯循环低品质能源利用系统构架;为了探究单轴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内燃机尾气余热和高能乏汽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基于某6缸增压内燃机实际尾气状态构建了GT-power仿真模型.通过系统体积、干度、温度、压力等工作参数的性能曲线验证了过热过冷工质均可顺利喷射且乏汽可被闪急冷凝
为改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低负荷时的燃烧过程,试验探究了当量比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热效率及排放特性的影响.以一台重型、涡轮增压、中冷、6缸、四冲程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为试验平台,在低负荷工况下,采用电子控制节气门技术,保持燃料总能量及其他边界条件不变,在不同能量替代率(80%、85%、90%、95%)下实现了当量比(0.4-0.9)的大范围可控.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增加,滞燃期延长;燃烧重心先接近上
针对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中的压力波动现象,综合使用了高压共轨系统、高速摄像系统、相位多普勒系统(PDA)及单喷嘴流量计,研究了压力波动的特性及其对喷油速率和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波因喷油器的喷嘴启闭而产生,造成高压油管和共轨管内的压力波动现象;某一系统的管压波动随喷油策略的变化而变化,但频率不受其影响;压力波动的形貌不受轨压的影响,但振幅随轨压的增大而增大;共轨管内的压力波动与高压油管内
本文建立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多组分燃油蒸发模型,准确描述实用燃油在发动机中的蒸发过程.在该模型中,气相中的传导热量、多组分扩散消耗的热量以及高温环境气体辐射的热量分别采用傅里叶定律、多组分扩散子模型以及简化的辐射热量解析模型.并耦合了表面温度子模型预测液滴内部的平均温度和表面温度.同时,考虑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问题,该模型在低压条件下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高压条件下采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求解液滴表面
针对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功率损耗大、适应环境和车辆工况变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冷却系统水泵、风扇、节温器等部件及其集成电子控制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冷却系统部件及其集成控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提出随着发动机向高功率密度、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冷却系统智能化集成控制必将成为实现发动机与冷却系统良好匹配、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手段.
普通单级涡轮增压汽车柴油机工作在高原时,会出现发动机进气量不足、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增压器转速升高和工作点偏向喘振区等不良现象,而二级增压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状况.针对某六缸柴油机对海拔3000m单级增压柴油机进行了模型建立和验证.在单级增压柴油机模型基础上,另外开发了(引用)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不同海拔下二级增压仿真计算,研究了不同海拔、不同工况下VGT叶片和涡轮调节阀
本文是基于超高能点火能量条件下研究各因素对火花塞电极腐蚀的影响作用,对点火能量高达焦耳量级下的火花塞腐蚀情况进行研究,对今后深入开展高能点火技术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内容包括:制定了火花塞电极腐蚀耐久试验的方法,点火能量的计算,确定了火花塞电极腐蚀程度的量化标准,研究了火花塞电极间隙、点火能量和电极材料三个因素对高能点火条件下火花塞电极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花塞电极间隙的大小对电极腐蚀的作用最为显
湍流火焰速度是湍流燃烧的基本参数,其测量和拟合对于揭示湍流与火焰相互作用现象和规律、构建和验证湍流燃烧模型,以及指导燃烧室设计和优化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连续燃烧本生灯结合OH-PLIF火焰结构激光诊断技术获得了高压下预混湍流火焰瞬时前锋面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了高压下多种混合气的湍流火焰速度及其拟合关系式.结果表明:高压预混湍流火焰前锋面为高度褶皱凹凸结构,现象上表现为大尺度的凸向未燃气的凸结构
为提高某增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的燃烧效率,利用三维UG建模软件和CFD软件AVL-Fire,对原机气道进行不同气门升程下的稳态数值模拟,对其在lOOOr/min、3000r/min、5000r/min全负荷下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计算结果和原机在气道试验台上的试验结果,提出了两种气道结构的优化方案.对比分析三种气道方案的缸内速度场、点火时刻缸内湍动能、温度场、瞬时放热率以及燃烧持续期进行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