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酸钠对黄铜缓蚀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缓蚀剂学术会议、2008全国防锈技术交流年会联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gie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钨酸钠对黄铜在含硼砂硼酸缓冲溶液的模拟水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硼砂缓冲溶液和模拟水体系中钨酸钠在浓度为25mg/L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73.72%。
其他文献
提高工业冷却水的循环利用率,是提高工业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要保证工业循环冷却水安全、有效运行。本文介绍了阻垢剂研究进展概述,以及阻垢剂分类及研究现状。
通过湿热试验、盐雾试验、Falex试验、四球磨损试验及油品理化性能测定等方法,研究了PT-FE润滑剂(粒径在200~400nm)在防锈油中的应用性能。实验室理化性能测定和部队实际使用结果表明,该剂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添加到防锈油中后,对油品的润滑性和防护性有一定改善作用。
研究了基于磷化技术的钢铁转锈处理溶液。在传统磷化配方的基础上引入SO(螯合剂)和GA(酰胺类)两个组分物质,通过它们与基体金属的作用,从而保证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能。设计了系统的含磷化转锈膜层涂装试样耐蚀性能的表征方法,包括硫酸铜点滴法,直流线性极化法和交流阻抗(EIS)。结果表明:GA和SO的引入,对改善磷化转锈膜层的耐蚀性均有一定的效果,相对而言,GA对磷化膜的耐蚀性提高最为有效,而SO对提高涂
利用邻苯二胺与己二酸脱水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咪唑双季铵盐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及EIS研究了该化合物对Q235在盐酸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浓度的增加,体系的腐蚀电流密度和电极表面电容迅速减小,极化电阻增大,说明缓蚀剂分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该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其吸附的吉布斯自由能为-41.78KJ/mol,是一种良好
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某油田现场环境,研究膦酰基羧酸共聚物(POCA)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POCA的阻垢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压力和流速的增加而上升,随溶液pH值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80℃、6 MPa压力下,50 mg/L的POCA阻垢效率可达85%以上。
采用恒电流集气的试验方法对不同温度下,纯铝阳极在4 mol/LKOH溶液中以不同电流密度放电时的析氢行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纯铝在强碱性介质中的析氢速率随着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呈现出典型的正差异效应。温度的变化没有改变铝阳极的正差异效应规律,温度升高,铝阳极的活性得到提高,但同时析氢速率增大。
以饱和直链脂肪酸、二乙烯三胺和改性试剂为原料合成并复配出了改性咪唑啉缓蚀剂NHH-01。利用动态腐蚀失重法、电化学分析及SEM观测等方法对缓蚀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
为了解决高硬高碱循环冷却水存在的浓缩倍数偏低,结垢严重而造成换热器、管路堵塞等问题,以石家庄钢铁厂连铸系统补充水为例,通过筛选、复配得到超低磷高效阻垢剂。并经动态模拟试验,表明该复合配方具有优异的阻垢分散性能,适于工业应用。
将通过空冷、油淬等两种方式热处理后的X70钢与原始组织的X70钢相比较,研究了不同组织X70钢在大港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法测量不同浸泡时间试样的腐蚀速度,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观察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的各试样腐蚀20d以后,热处理后两种组织X70钢的腐蚀速率比原始组织的要高一些,X70钢的耐蚀性因热处理而降低,这主要与X70钢的组织因
以甲硝唑为母体,分别以环氧丙烷和二氯乙醚为联接剂,合成了两种含咪唑杂环的双季铵盐类化合物。利用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等方法对其在模拟油田水中的缓蚀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由于分子中含有二氮五元杂环、杂环上的季氮原子、长链烷基季氮原子、醚氧基或羟基等多个活性吸附中心,MDHTD和MDOPD所形成的缓蚀吸附膜对碳钢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含羟基的MDHTD较含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