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汇报了本课题组近五年的科研工作,包括:(1)针对生物硫醇,提出硝基烯烃作为d-PET接受体、氢键抑制C=N及C=C键异构化、静电作用抑制的重排-环化荧光调控机理,构建了系列荧光探针,实现了生物硫醇的选择性传感;开发了"氯代香豆素-半花菁"、"4-甲氧基苯硫酚取代的吡啰红"及"苯硫酚取代的顺丁烯酸酐"探针平台,从不同的荧光发射通道实现了生物硫醇彼此间的选择性传感.(2)针对生物信使分子H2S,利用其亲核性、双亲核性及还原性特点,开发了香豆素-花色素、2-碘甲基苯甲酸荧光素酯、2-(2-叠氮苯基)苯并噻唑三个荧光探针,分别解决了常规H2S 荧光探针响应速度慢、探针负载大及检测限高的问题.(3)针对生物信使分子NO,为避免其它生物分子(如AA,DHA,MGO)的干扰,开发了"2-胺基-3-二甲胺基二联苯"NO 键合基团,提出直接将邻苯二胺的一个胺基与荧光团连接的方法,由此构建的荧光探针能选择性地传感NO.(4)针对生物气体SO2衍生物HSO3-,利用其诱导的Michael加成反应,构建了新型荧光探针,实现了对HSO3-的比率荧光传感.(5)针对剧毒CN-离子,开发了氢键活化的亚胺键合基团,提出氰-铜配位抑制铜离子对荧光团的猝灭原理,构建了系列荧光探针,实现了对CN-的选择性传感.(6)合成了系列苯甲酸功能化的近红外荧光染料,为荧光探针的构建提供了平台;提出S0-S2高能激发提高近红外Bodipy染料荧光强度的方法,增强了该类荧光探针的检测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