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民俗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城历史悠久,人民质朴,民风淳厚,民俗文化积淀十分丰富。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遭遇社会多元娱乐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一部分民风民俗正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一批优秀的具有特色的传统民问艺术正逐渐流失消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市民俗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步萎缩,优秀传统民俗有所淡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部分民俗文化发展出现畸形和陋习;对民俗文化认识不到位,对一些民俗文化的开发急于求成;对民俗文化的保护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力度不够;民俗文化缺少开发创新,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为此,要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观念;加大保护力度,继续做好民俗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发挥政府部门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民俗文化队伍;加大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其他文献
北宋中晚期两京地区的墓葬装饰盛行以"祝寿"场景为中心的图像配置形式,其图像元素可与宋代寿诗词相呼应,为我们还原出当时的祝寿仪式。它的形成与传统"寿堂"即生墓的营造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