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演进和中国农村改革以江苏省海安县为考察对象的实证研究

来源 :2015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力.但由于现代技术和规模经济不能在小规模农业生产上实现,小农经营限制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加大.许多学者和官员认为农业应该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农村集体经济应该得到发展和"第二次飞跃".本文假设中国农业的规模化一般会从具有密集资本、技术、组织管理经验和市场需求的东部沿海地区开始。这篇论文通过片江苏省海安县的田野调查,调研规模种养、农业产业化、农村集体经济和土地流转,发现海安县和江苏省其他地区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并且还在往“适度规模”的方向发展,和当代前三次革命式的农业改革不同,这次是渐进式的演化,是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后果。尽管官方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在2000年后发生的,但这次改革却始于1980年代中期的农业产业化探索和合作组织的基层创新。基于强大的工业和资本资源,海安以及江苏的农业正在演进升级,且并不像日本或者欧洲简单的时农业进行财政补贴,而是在真正的进行部门升级,对于参与者来说是可以产生利润的,与之伴随的政府职能和农村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还提出了“延续的后路易斯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农业的规模经营需要伴随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城镇化需要政府投资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政策上的顶层设计和引导,随之而来的农业规模经营则交由市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起基础性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关注现行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执行效果,基于一个简化市场模型分析了政策调控下的社会福利变化及分配情况,以小麦为例探讨价了托市收购和政策性临时储备竞拍对各市场主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新常态反映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