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展望

来源 :2015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一季作区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种植区域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大部(辽东半岛除外),华北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北的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东部和新疆的天山以北区域;该地区的气候和光照等条件均适合马铃薯生长,一年种植一茬马铃薯,通常为春种秋收;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是优质种薯的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商品薯、原料薯供应基地.2012年区域内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67.2万公顷,占全国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48.3%;总产量约4 455.5万吨,占全部产量的48.0%;平均单产1308.7千克/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1%.
其他文献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等特点而成为高效经济作物.目前农业部正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决策,以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而达到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虽然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早已建立,但因马铃薯块茎繁殖系数较低、管理不善等原因仍存在着健康种薯普及率不高且质
会议
马铃薯是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栽培面积近600万公顷,年产量约9000万吨,居世界首位.中国农业部预计今后20年间,我国需增产500亿千克粮食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马铃薯的贡献率将达到50%.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但现有品种主要来源于四倍体栽培种,遗传背景狭窄.野生种虽具有众多优良性状,但由于种间杂交障碍,有利基因转育困难.因此,利用现
会议
中国的马铃薯品种选育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国内资源搜集到品种间杂交、种间杂交、常规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综合技术育种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育成和应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总体上,主要育种目标为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质抗病丰产的鲜薯食用、淀粉加工、油炸食品加工和全粉加工品种,以及满足各种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种等.目前全国有育种单位约30个、研究人员150余人.据估计,国家马铃薯
会议
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的国际马铃薯中心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委托,创建了用于收集和保存全球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基因库,并依据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将这些种质资源用于世界范围的研究、育种和培训工作.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该基因库共收集保存了4 350份栽培种马铃薯试管苗种质资源材料,包括了遍布于安第斯山脉的各个地方品种.
会议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双子叶植物,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生产上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种薯一旦感染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害,易造成品种退化,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虽然,中国的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早已建立,但因马铃薯块茎繁殖系数较低、管理不善等原因而仍存在着种薯普及率不高且质量偏低等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马铃薯种
会议
马铃薯因其对人类饮食的重要贡献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她发源于拉丁美洲的安第斯高山地区,17世纪被引人中国.在中国,为了给持续增长的人口提供食物,马铃薯的面积增长明显.马铃薯不仅可直接消费,而且可为食品加工提供原料.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各省市农业科研机构一起,在马铃薯品种选育和推广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选育高产、抗病和抗逆、优质的品种是双方合作的目标,符合这些目标的品种也相继育成并在生产中推广
会议
低温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既不耐霜冻也不具有冷驯化能力,目前马铃薯的抗寒研究也较为薄弱,这严重制约着马铃薯的抗寒育种与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实验室通过LT50测定和马铃薯苗期抗寒能力直接评价体系等方法,对涉及26个种的400多份野生种、种间杂种及栽培种进行了系统的抗寒性鉴定,结果显示,来自于S.acaule,S.commosonii等13个野生种的54个基
会议
育种是提高世界许多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某些作物中,育种家已成功地实现了每年2%以上的遗传增益.在马铃薯育种中遗传增益不大.与作物规模相比,育种的投入非常有限,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都如此,一般来说二者立场一致.如果私营部门不愿投资,公共部门也不投资,缓慢的遗传增益将降低作物未来的竞争力.育种家不愿在育种和研究过多的投入是因为不可能从这些投资中获得实质性的回报.创制~个新的品种将花费至少300万欧
会议
加拿大是世界第14大马铃薯生产国,超过50%的马铃薯生产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东部地区,这一区域的耕地以质地较粗的沙砾土壤为主.为了满足块茎的产量以及商品性的要求,马铃薯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氮肥,但是马铃薯对施用氮肥的利用率只有40%~60%.因此,这一土壤一作物间的特性以及加拿大东部的湿润气候加速了土壤氮的淋失.大量的来自马铃薯轮作田的氮素淋失不仅影响了饮用水质,而且严重威胁到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这一农业
会议
黑龙江省是中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区之一.传统上,小农户种植马铃薯通常采用70厘米甚至65厘米的垄距,种薯切块大小约30g或更小,株距依品种不同在15~20厘米.这主要是因为小农户缺乏大型农业机械以及便于和其他作物,如玉米、大豆(垄距70厘米或65厘米),轮作的缘故.近年来,马铃薯生产在黑龙江省北部农场发展很快,那里地势平坦,便于机械化作业,垄距一般采用90厘米.Favorita马铃薯由于其早熟,产量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