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六气理论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五运六气临床运用首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p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眠仅从辨证论治的几种证型遣方,效果不太满意.难以入寐、甚则彻夜不眠——治从少阴或阳明,入睡容易却早醒、醒的时间不同但固定——治从厥阴或少阳,整夜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或治从少阳……这些时间特点是常规辨证思路难以做到的.而用运气学的思路,睡眠依障碍出现时的子时、丑时、寅时等时间论治,大大增强了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冠状病毒虽为SARS的直接致病源,但从运气的观点看,疫毒必藉时气而入侵,得伏气而鸱张.晚清名医柳宝诒、薛福辰都认为:凡病内无伏气,病必不重;重病皆新邪引发伏邪者也.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云:“医必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病初发即极度乏力是SARS的重要特征之一.病人多为青壮年者,初见发热,又无大汗,若云热伤气津而见极度乏力,于理欠通.大凡伏气皆病发于里,故早期便可见正虚阴伤.
《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为核心学术思想,“天人合一”的涵义即是:宇宙间的所有变化,包括时间的周期,地域的差异,均会呈现于生命体,使人体生命亦才表现出相类同的气化活动.由于地域的差异存在是固定的,因此,时间的变动节律即周期以及与人体气化的同步性,是《内经》“天人合一的主体内容.”周期的涵义周期即事物或现象循环出现的时间间隔,真正在循环的不是时间,而是万物.昼夜的交替、月相的盈亏、季节的变换是周期的
东垣脾胃论卷中之气运衰旺图中天地互为体用四说,察病神机春、夏乃天之用也,是地之体也秋、冬乃天之体也,是地之用也,注重阳气乃春夏之行令,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发扬国粹立足创新,以优质疗效为品牌,回应当代疑难疾病和重大疾病对中国针灸的期望.重视疗效评估和机理解释,运用现代医学临床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大数据云平台证据向世界诠释中国针灸的科学内涵.时空针灸是一种新针法,其要旨是将具有记忆功能的时间穴位和具有同构功能的空间穴位组织在一起,运用特定的施治方法和针刺顺序,构建内外相通的气场,从而获得调动人体自愈功能的场效应.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天地、自然、气候、物候等的周期性变化,阐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对温疫的发生和气候变化关系以及对温疫的防治,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当今已进入整合医学的时代,分析医学将要终结.而令人惊奇的是,导源于《内经》的祖国医学恰恰就是整合医学,故对《内经》中的整合医思想甚有兴趣,并认为很有必要提出弘扬《内经》整合医学的认识.而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五运六气”也恰恰与整合医学时代潮流相合拍,故提出本文的一系列认识.
亚健康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虽然中医学的“未病”不等同于西医学的亚健康,但可以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来指导包括亚健康在内的中医养生、中医保健。
“医之为言,意也”,语出东汉名医郭玉,代有发挥.医者境界各有不同,普遍认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病初,下医治病重”,换言之“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总之,治重病归属下医,以至于危重症的救治在中医少有问津.笔者跟随顾植山教授学习运气理论,用于危重症实践,对医者境界有了新的认知,发现运气思维可以提前预警,提升危重症救治境界。
经方是经典方,是千古相传的中药方.经方很小,少则三四味,多则十来味,通常七八味.常用药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从方入手是学习中医的捷径.经方是众方之祖.经方是临床的规范。
龙砂膏滋是江浙膏方的源头和杰出代表之一,膏滋药发展到明清相对成熟,在长江下游的南方一带深受群众欢迎,一到冬令季节,只要有经济条件,常会选择使用膏滋。龙砂膏滋是内服膏滋药,不与其他类型混为一谈,家庭作坊、土法自制者也不是本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