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来源 :2004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了了解导赤散一方的现代研究进展,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着手发现了其在理论、临床、药理及实验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认为其在治疗小儿心经有热或心热移于小肠确实疗效卓著,且在其他方面又有新的发现.
其他文献
理气药多辛香走窜,具有疏理气机作用。其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中得到广泛应用,作用显著。本文论述了理气药在"八法"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理气以助发汗、以助涌吐、以助攻下、以助调和、以助温通、以助清解、以助补益以及以助消散的功率。
本文论述了相反相成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疾病的发生往往以人体阴阳气血失调,以及对立统一关系失衡为基础,治疗往往以恢复对立统一关系平衡为原则,组药为方多采用"相反相成"的配伍方法,灵活运用"相反相成",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取得较好疗效。
本文从九个方面对中和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显示和法的作用有二:一为和解表里,二为调和脏腑,在中具有和解作用的方剂大致有六首,具有调和作用的方剂大致有五首。
猪苓汤方证在中凡三见:一是"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3条,原文:"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二是"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4条,原文:"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出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三是"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9条,原文:"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本文从三条原文入手,探讨了猪苓汤方、证.
本文对 学术的思想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对脾胃内伤疾病病因病机的创新性认识以及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四时加减用药等方面展开。
本文探讨了施沛先生组方思想。施沛先生著、,以伊尹、轩岐、仲景、东垣、丹溪之方为主,类分历代名方,类方之内又有主方相近方、中间方、边缘方。提示后代医家临床用药当依据患者主证选取主方,,如有变症则可在主方类方内加减变换,小变则以相近方,大变则以中间方,加减用药超越边缘方则当谨慎对待。
本文以方剂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将方剂的配伍理论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揭示方剂治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为创新中药复方理论奠定基础是这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方剂的现代研究,必须在方剂的药效与药代动力学方面认真去探索,以此加强复方物质基础研究,解决多组分、多靶点整体综合调节作用的相关理论问题.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肝阳上亢所致中风的治疗经验丰富,匠心独具,创制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著名方剂,疗效卓著.尤其是镇肝熄风汤的用药配伍,内寓引血下行、镇肝熄风、滋养肝肾、清肝泻火、疏泄肝气、佐金平木诸法,体现了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中风的基本治法.
四物汤为补血代表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营血虚滞所致的血虚失养,月经不调,及跌打损伤等三个方面的病症.目前临床也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应用,但多数研究集中在用于不同疾病治疗时,对该方证的某一方面如血虚等进行探析与验证,而对四物汤方证本质的整体性概括及补血途径的中医学临床研究则较少见,因而许多临床医生在应用本方时未能准确把握方证,本文从方剂辨证的角度探讨四物汤方证本质,以期为其临床辨证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消除虚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气血双补、阴阳并补等类型.由于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阴阳之间生理上密切关联,病理上互相影响,因而上述各类补法的运用并非是孤立,或截然分开的,只有从整体出发,谨守病机,灵活合理地运用补法,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治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