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多数儿童能够建立健康、积极的同伴关系,但仍有5%~20%的儿童经历过严重或持续性的同伴侵害(Olweus,1991;Craig,Pepler,&Atlas,2000;Kochenderfer&Ladd,1996;Perry,Kusel,&Perry,1988;张文新,2002)。诸多研究发现,同伴侵害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使儿童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学校适应、学业失败等心理社会适应问题(Boivin et al.,2010;Heilbron&Prinstien,2010;张文新等,2009;纪林芹等,2011;董会芹,张文新,2013)。近期的研究表明,同伴侵害与适应问题的关系还可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父母支持(Bilsky,et al.,2013)、儿童认知特征(Prinstein,Cheah,&Guyer,2005)、同伴帮助(Storch,et al.,2003)等。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个体在遭受他人的攻击后是否会出现适应问题受个体认知能力——解释或归因的影响(Dodge,2006)。归因理论指出,个体对生活中压力事件的解释方式或归因逐渐稳定,并影响其后来的心理与行为表现(Prinstein&Aikins,2004)。据此,我们估计同伴侵害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适应,还通过儿童的归因方式间接影响情绪适应。本研究以929名9-11岁儿童(M=10.37,SD=1.23)为被试对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归因在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考察。同伴侵害、情绪适应以及同伴侵害归因的测评工具分别为张文新等(2009)修订的多维同伴侵害问卷、La Greca等(1988)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Asher等(1984)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Kochenderfer-Ladd和Visconti(2011)编制的同伴侵害归因问卷。相关分析表明:儿童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同伴侵害归因的三个维度(互不喜欢、外貌不佳、嫉妒)、社交焦虑、孤独感两两之间相关显著。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1)身体侵害通过互不喜欢的归因方式间接预测个体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2)关系侵害通过互不喜欢的归因方式间接预测个体的社交焦虑;(3)关系侵害不仅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孤独感,还会通过互不喜欢、外貌不佳以及嫉妒三种归因方式间接预测个体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