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耳针疗效,除配穴好、取穴准、方法对、手法适宜外,还应考虑耳穴敏感性疲劳性的问题.治疗方法:采用耳穴电对加磁珠压丸法,根据"耳穴国标"定位组成配方:配方1:磁珠贴压神门、肝、脾、皮质下、屏间前、肺(上肺前1/3处)、眼;电针取神门、眼.配方2:磁珠贴压耳尖、肾、肝脾之间、肺(上肺后1/3处)、屏间后、枕、交感;电针取耳尖、屏间后.疗效标准:按国家教委等10部委规定的标准和国家标准(GB11533.89)的对数视力表,以远视力为准,五分记录,视力提高至5.0以上者为治愈;视力提高4级以上,但仍<5.0者为显效;视力提高2~3级者为好转;视力提高不足2级或无变化者为无效.作者以耳穴电针加磁珠贴压法治疗近视眼为例,探索耳穴治疗近视眼的敏感性疲劳性,用配方1和配方2交替使用,两配方均设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治疗1次的三个组(每组30例、60只病眼),各组治疗观察20次,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配方1远视力消长规律是:24小时治疗组1-10日为视力上升期的敏感期,其中1~5日为最敏感时间,即飙升期,11-20日视力呈稳定状态的疲劳期.48小时治疗组的疗效及敏感期疲劳期与24一小时治疗组相似,但所需时间要增加1倍.72小时治疗组的疗效及敏感期疲劳期与24小时治疗组相比视力上升规律相似,但疗效减少50%左右,所需时间要增加2倍.配方2治疗的远视力消长规律: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三个组的敏感期疲劳期与配方1治疗的三个组的同组相比,其敏感期疲劳期相同或相似.按治疗近视的远视力消长规律,以充分利用耳穴敏感期,避免疲劳期,以缩短达到治愈和显效的时间,据此初步用于临床,设实验组(配方1或配方2交替治疗,每个酉己方治疗10次(日))、对照组(只用1配方治疗),各组治疗30日,治疗混合型近视、结果:实验组治疗72例,133只病眼,全愈显效率72.2%,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治疗56例,108只病眼,全愈显效率7.4%,总有效率65.7%.两组比较P<0.01.说明对照组因一直使用相同耳穴导致穴位疲劳而明显影响疗效.在取得上述初步疗效的基础上,我们将用配方1和配方2交替使用,每天治疗1次,其电疗和磁珠压丸每天左右耳交替使用,治疗不同类型的近视目艮(10次为一疗程×3~6个疗程)21 1例,405只病眼,其结果:治疗假性近视78例,151只病眼,治愈率86.8%,显效率7.9%,总有效率98.0%;治疗混合型近视101例,190只病眼,治愈率19.5%,显效率56.8%,总有效率96.8%;真性近视32例,64只病眼,治愈显效率0.0%,总有效率7.8%.上述三组数据经X2测试表明,假性近视组和混合型近视组总有效率均很高,尤其是假性近视组的治愈率高达86.8%.结果提示:凡需耳穴治疗多个疗程的常见病症,耳针临床设计的治疗方案是必要的,但必须根据耳穴配方对临床疗效敏感性疲劳性的消长规律而定,否则会影响疗效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种、病因、病期之症状用同一处方时,其敏感性疲劳性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全面掌握耳针效应的规律,还必须对影响耳穴效应的多种因素进行细致的研究工作.
为了提高耳针疗效,除配穴好、取穴准、方法对、手法适宜外,还应考虑耳穴敏感性疲劳性的间题.早在1972年王忠提出"穴位疲劳",1979年陈巩荪、许瑞征等指出"部分患者长期耳针治疗,开始效果较好,继之因逐渐对针刺产生了适应性,疗效停滞不前,称为适应反应".直至今日未见详细的研究报导.耳穴除有压痛及良导反应外,还有移动性及敏感性和疲劳性等特点,故对不同病症的治疗,除了应重视找反应点外,还应考虑耳穴的敏感性和疲劳性等因素,才能充分发挥耳穴的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因耳穴电针刺激量大,对近期提高视力有显著疗效,但刺激时间短,远期疗效较差;耳穴磁珠压丸法刺激量小,短期视力提高较慢,但刺激时间长,可有远期效应,所以将两法结合可取长补短.近年来作者以耳穴电疗加磁珠压丸法治疗近视眼为例,进行了耳穴配方治疗病症敏感性疲劳性的观察,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疗效.为制定耳穴治疗方案,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