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长株潭不同农区多个试验监测点的大气沉降、灌溉水、成土母质等稻田Cd输入的监测和分析,初步探明红壤稻田土壤和水稻Cd污染源解析。监测试验点污染类型主要选择养殖污染区、工矿区、城镇郊区和远郊区(一般农区),每个月定期采集沉降水样,测量大气沉降水量及检测其Cd浓度。同时监测灌溉水和采集土壤剖面样品等检测Cd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沉降是稻田土壤Cd积累的主要来源,大气沉降Cd输入占稻田土壤Cd输入总量的46.8%-60.0%,长株潭地区一年大气沉降Cd输入平均为969.4 mg/亩,株洲(1675 mg/亩)>湘潭(1169 mg/亩)﹥长沙(764.0 mg/亩),其中湘潭易俗河试验监测点大气沉降Cd年输入量最大,超过2.63 g/亩;不同污染类型大气沉降Cd浓度和Cd沉降通量差异较显著,总体表现为,工矿区>城郊区>养殖污染区>一般农区;大气沉降Cd平均浓度为1.50μg/L,株洲(2.84μg/L)>湘潭(1.72μg/L)>长沙(0.91μg/L),大气沉降Cd浓度与沉降水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大气沉降Cd浓度各月差异较大,除个别监测点外,大气Cd沉降通量早稻季(4-7月)显著高于晚稻季(8-11月);灌溉水中Cd平均浓度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中Cd的限量标准(Cd浓度<0.01 mg/L),虽然灌溉水中Cd浓度很低,但还是会增加土壤Cd的输入,只是这种输入对于土壤Cd积累的影响很小;土壤Cd垂直分异规律显示,表层(0-20 cm)土壤Cd含量高于20 cm以下土壤Cd含量,耕作表层土壤C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土壤母质对稻田土壤Cd积累的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影响长株潭地区稻田土壤Cd积累的主要污染来源是大气沉降,该研究结果与国际、国内其它监测数据相比,这一监测结果为中等偏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