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国人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在60岁前行膝关节置换的研究目前国内很少报道,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骨关节炎患者相比行膝关节置换的年龄相对年轻,是否应该在60岁之前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置换存在疑虑。国外对此有一些报道,较为年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尚可,而国内对此问题关注很少。因此我们对我院年龄小于60岁因类风湿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的功能和假体存活率进行了总结。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国人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在60岁前行膝关节置换的研究目前国内很少报道,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骨关节炎患者相比行膝关节置换的年龄相对年轻,是否应该在60岁之前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置换存在疑虑。国外对此有一些报道,较为年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尚可,而国内对此问题关注很少。因此我们对我院年龄小于60岁因类风湿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的功能和假体存活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980例梗阻性黄疸行经皮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收集并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980例进行了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指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CT影像特点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9例早期DAI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随访过程中失联脱落研究。分析其一般资料、CT影像特点,并于入院后6个月内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按照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预后不良组(40例),对两组病例资料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DAI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aberrant expression of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on tumor cells impairs antitumor immunity.To date,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D-L1 expre
目的 应用静息态下低频振幅比值(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ncey FluCTuation,fALFF)与功能连接(FunCTionalConneCTivity,FC)的方法,探讨昏迷病人静息态脑功能的变化特点,评价楔前叶在昏迷病人脑网络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临床诊断筛选出昏迷患者20名、正常对照组20名,使用飞利浦3.0T磁共振系统对受试者
目的:评价液压扩张配合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为液压扩张配合松解手法治疗冻结肩的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和操作规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在6个临床中心进行临床观察,每个中心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总共180例。治疗组(n=90):先行液压扩张法治疗,休息5分钟后,再配合松解手法治疗,每7日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n=90):仅予液压扩张法治疗,不予松解手法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对预后的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15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7名和观察组58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分别采取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是(1.54±0.07),(7.28±3.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0.0
目的 探讨硅酮粘胶泡沫敷料在预防ICU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ICU诊治的92例无创通气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使用水胶体透明贴,观察组50例,使用硅酮粘胶泡沫敷料,对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皮肤和眼部不适症状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压疮发生率,皮肤和眼部不适症状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 为了提高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护理效果,加速关节功能恢复,依托多学科团队合作,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实施专业化、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的优化. 方法 与多部门协作,成立微创关节康复小组,通过多学科联合,优化围术期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照护.通过分析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流程优化管理难点,建立多学科联合管理团队,制订快速康复方案,开展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
目的 对比研究胸腰段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康复情况,比较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与传统AF钉棒系统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的胸腰段骨折患者(按纳入及排除标准)96例,入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给予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方法治疗,B组(54例)给予传统AF钉棒系统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
目的:椎间盘退变是造成腰突症的病理因素;化学炎症性刺激与机械性压迫是引起病理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本项目旨在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全程治疗与阶梯治疗是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治疗策略 方法:所谓阶梯治疗就是从保守治疗依次到微创、常规减压手术、非融合固定最后到融合固定的治疗阶梯;对个例来说必须考虑愈后、创伤、风险、花费及患者意愿的平衡 但是治疗方法的选择、每一种适应症的把握是关键所在;本研究将结合临床病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