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者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2年第六届输血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配血中出现配血不和的几率较高,对儿童输血前微柱凝胶配血技术出现不合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配血不合及假凝集的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输血方案. 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923例患儿进行交叉配血、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筛查,阳性时作进一步调查. 结果:微柱凝胶法配血3923例,配血不合率5.94% (234/3923),其中假阳性率0.71% (28/3923),真阳性率5.25% (206/3923).206例真阳性中,主侧不合率5.83% (12/206),次侧不合率90.78% (187/206),主侧和次侧均不合率3.40%(7/206). 结论: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儿童配血,配血不合的发生率较高,这与儿童同种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等疾病发生率较高有关.鉴别假凝集、制定相应的儿童个性化输血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人居环境是否生态健康的要素很多,经济、文化、交通、生态人居、旅游资源、城市设施配套、国际影响力乃至市民修养等,都可作为参考值.本文以探讨人居环境转型为立足点,主要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绿色建筑三大方面进行剖析,提出科技在人居环境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具体结合海南的特征与现状,提出"因地制宜"观点,运用实例充实理论.
在分析环境友好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目标评估体系,从生产、生活、还原、调控四个方面反映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核心理念,搭建相应的目标评估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包括水资源、垃圾污染在内的环境循环系统是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体现,是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现有城市规划尚缺乏对生态循环系统、全面的认识和解决途径,尤其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对城市生态循环系统进行整体构建的模式和实现途径.本文以中瑞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为例,探讨了包括水、固体废弃物等子系统在内的城市生态循环模式及具体技术途径,并提出建立资源管理中心是解决城市生态循环的合理模式.
利用2007年广东某市所有助产机构围产保健数据库,获得新生儿出生病例资料,从广东某市气象局获得气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来源于广东某市环境监测站.采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进行广东某市大气污染与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的回归分析,同时控制气象因素、时间趋势、工作日效应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某市大气NO2、PM10、SO2污染对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具有潜在的影响.
目的:鉴定及确认一例中国人群的HLA新等位基因.方法:应用PCR-SSOP基因分型、PCR产物测序和基因克隆DNA测序方法,通过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及与最相近HLA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PCR-SSOP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该样品HLA-A谱型为与已知HLA-A等位基因谱型不一致的新谱型;测序结果显示该样品HLA-A位点第2外显子序列与所有已知HLA-A等位基因序列不一致.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序列
目的:对22091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辽宁地区捐献登记者进行HLA-A、B、DRB1座位基因分型,调查其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方法:应用基于Luminex平台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基于测序的分型方法,进行HLA-A、B、DRB1座位中、高分辨基因分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其基因频率,采用最大数学预期值算法,通过Arlequin 3.5软件计算HLA-A
目的:研究调查辽宁地区RhD阴性个体的分子机制及RHD基因的多态性.方法: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方法(IAT)确认RhD阴性个体,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及其侧翼序列,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同时检测特异性Rh盒子进行RHD基因的纯合性测定.结果:在117例RhD阴性个体中,84例(71.80%)的RhD阴性个体完全缺失RHD基因
本课题立足理想止血材料的特点,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改良酸酶序解法制备多孔淀粉的工艺,探索淀粉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和载药对其止血效果的影响;以A.T1St3止血粉为阳性对照,多孔止血淀粉为空白对照,用兔耳中央动脉出血和肝脏创面出血模型验证载药微孔止血淀粉的止血效果。速效止血是创伤急救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能预防失血性休克、保护血液资源、规避输血治疗潜在风险和解决安全血液来源短缺与成本较高的问题。本课题对丰富新
目的:让出库但患者并不能输注或不需要输注的红细胞血液由血库在规范的条件下尽快地合法地收回,并配发给其他输血患者,保护好用限的血液资源.方法:观测发血后4小时内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输注或不需要输注的红细胞血液由输血科血库统一收回,并单独存放于储血冰箱内,每日肉眼观测血液质量的变化,直至血液超过过期日的第五天.结果:输血科收回临床取血后未启用的88袋红细胞血液,观测结果全部正常,无一例有混浊或长菌,也无
目的:研究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HLA抗体的表达,并对其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及频率分析,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HL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4名临床确诊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PCR-SSO-HLA分型试剂盒对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用HLA抗体特异性检测试剂盒对PRA表达阳性的患者进行HLA抗体特异性分析.结果:144名患者HLA-Ⅰ类抗原的基因频率分布与健康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