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皮肌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皮肌炎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患儿入院后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口服泼尼松剂量为量为1.0-2.0mg/(kg·d),最大量60mg/ (kg·d),根据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4例甲泼尼龙15-20mg/(kg·d)冲击治疗,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好转后口服泼尼松1-2mg/(kg·d),剂量递减,维持治
【机 构】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226001
【出 处】
:
2011年全国儿科风湿性疾病诊治专题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皮肌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皮肌炎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患儿入院后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口服泼尼松剂量为量为1.0-2.0mg/(kg·d),最大量60mg/ (kg·d),根据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4例甲泼尼龙15-20mg/(kg·d)冲击治疗,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好转后口服泼尼松1-2mg/(kg·d),剂量递减,维持治疗1-2年。结果:6例患儿年龄10-14岁,其中男1例,女5例,男∶女为1∶5,就诊时病程1月-3年。1例患儿因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加用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同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保护胃薪膜等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出院后主要以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门诊随访过程中有1例复发。再次治疗后缓解。5例痊愈。结论:准确认识儿童皮肌炎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获得鉴别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诊断的临界值,以提高早期诊断SOJIA的准确性。方法:以我院综合内科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共118例为研究对象,记录住院一周时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合,获得SOJIA鉴别诊断的最佳临界值。结果:118例患儿中有13例在出院前
目的:探讨中轴型和外周型SPA的分类标准的短长并总结JSPA的临床特点,以期架起JSPA通往成人的桥梁。方法:共纳入天津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2002年8月-2011年4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JSPA 70例,包括ERA56例、未分类JIA12例和2例无法适用JIA分类标准的患儿。其中9例己满足强直性脊柱炎,无银屑病型JIA。结果:存在外周关节炎的有64例,附着点炎35例,指趾炎21例,无任何外周表现的
目的:明确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二者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免疫病理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06年至2010年,收集85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及21例正常对照标本,按照临床分为全身型组、多关节型组、少关节型组。根据治疗方式将多关节型组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益赛普治疗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FOXP3平均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
目的:初步研究Th17/Treg细胞失衡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PNS分为单纯型肾病20例、肾炎性肾病15例,以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测P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和Treg的比例、足细胞的凋亡及其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测PBMC中RORC, IL-23P19和Foxp3 mRNA,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WT1、Sy
目的:Blau综合征(BS)是一种很少见的家族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了解中国人种Blau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以2008年12月-201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例Blau综合征临床疑似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3例,女孩5例,年龄分布2-15岁。获知情同意后取其及父母外周抗凝血4m1,常规提取DNA,设计引物对NOD2基因的第四外显子进行PCR扩增,2%凝胶电泳分离PCR产物,纯化,测序。对
目的:探讨儿童SLE血清中BAFF和APRIL表达水平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2005年11月至2007年8月在儿童风湿免疫科确诊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抗制备及鉴定,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 RT-PCR扩增出人BAFF, APRIL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另将BAFF, APRIL基因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入CHO细胞,制备稳定表达BAF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技术治疗重症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对6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进行血液灌流DNA免疫吸附治疗,每例进行3-4次治疗。采用DNA免疫吸附技术。观察治疗前后其临床表现,对ANA, ds-DNA等自身抗体的清除效果,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对药物敏感性的改善情况。结果:血液灌流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儿总体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AN
目的:报道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横断性脊髓炎两例。方法:以两例儿童SLE合并横断性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学、影像学等实验室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进行治疗与随访。通过文献复习,进一步认识这些SLE的少见并发症。结果:确诊5LE五年后出现脐以下运动、感觉丧失,大便失禁,尿潴留症状。复查ANA 1∶320(+),抗dsDNA 1∶80,C3, CH50正常,血沉60mm/h。脑
目的:了解儿童狼疮性肾炎(LN)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影响儿童LN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2000年1月至2010年4月确诊的LN患儿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预后。结果:首发症状50.00%为肾脏受损,其他以皮疹最多见;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即有肾脏受损者98例。尿改变以蛋白尿最常见,其中肾病水平蛋白尿27例;其次为血尿。自身抗体谱检查阳性率:抗ssDNA抗体,A
目的:本研究观察炎症因子白介素-17 (interleukin-17)对系膜细胞的作用,探讨槐耳清膏对IL-17诱导的人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IL-17组、IL-17+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组,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对照组,MTT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IL-17均可促进系膜细胞增殖,P9mg/ml时,与IL-17(